國二平-10-施姸安
  在臺灣使用餐具用餐可謂習以為常、不足為奇的飲食習慣,可是印度飲食文化卻與我們大相逕庭,以徒手進食,用右手拇指、食指、中指抓飯送入口中,這樣獨特的文化被視為重要傳統,其實大多數東南亞國家都盛行徒手進食,除了不使用餐具,人們也不使用桌椅,而是圍坐在地上一同進食。日本拉麵在享用時要盡量發出很大的吸麵聲,雖然對臺灣人來說,吃飯時發出聲音是很不禮貌的行為,但這卻是日本人為向老闆表示讚不絕口的禮貌。印度教視牛為神,殺牛是一大禁忌,他們不吃牛,在大街上也可以看到牛隻正慢悠悠的散步呢!伊斯蘭教不喝酒、不碰血、不吃豬肉也是穆斯林的教義規範。如此五花八門的在地文化,都是先民奮力開疆拓土後生活的痕跡,所謂「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論是什麼特殊文化,我們都要展現尊重和包容的一面,現代科學之父牛頓曾經說過:「如果我比別人看得遠,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沒有先民的刻苦耐勞的努力,哪來如今耀眼奪目的文化!
國二平-33-張瑋宸
  前幾天,我們家的隔壁有一位阿嬤去世,當時我還在線上上課,直到開始有一些聲音,我忍不住拿下我的耳機,一陣陣劇烈的聲響從我的耳朵裡不斷湧入,我連忙問家人發生什麼事,經過他們的解釋後,我茅塞頓開,但心中不是很開心。

  由於他們家是信道教的,而我因為早期和祖母在一起,所以是佛教,我納悶著:「為什麼可以這麼吵?可以換個方式祭祀嗎?」而我現在終於了解為什麼,同時我也對不起那位阿嬤。

  我聽祖父母講了一些道教祭祀及安葬的禮儀,我了解到他們發出這些聲音是因為他們要辦葬事時,就會發生聲音,經過這次事件後,我學習到我們常用自己主觀的角度,來看待與我們不同的事物,然後就會想批評,但要換位思考,他們有他們的文化習慣,我們不能單面評論,而是要學會尊重,包容不同意見。
國二平-38-彭鼎銓
  像是印度徒手抓飯,搖頭表示是或不是,吃拉麵時要發出聲音表示好吃,在壽司店不能噴香水,不然會蓋掉壽司的味道,於俄羅斯不能向陌生人微笑,因為會被視為虛偽的行為,在泰國不能隨意撫摸別人的頭,在某些西方國家用完餐要給小費。以上這些文化差異有些來自宗教,而有些來自習慣,我覺得我們應該要更加尊重這些多元文化,尤其像越來越多的移民來到台灣時,我們就越常接觸到這些文化,我們需要以包容的心態去接受它們。當然,如果可以的話,也可以給異國的朋友展現一下臺灣的特色文化,像是媽祖繞境、鹽水蜂炮、炸邯鄲,以及各種特色飲食,我希望我能在做完這次報告後,能更了解這些文化,並不會觸犯他們的禁忌。
國二誠-11-賈子逸
  生在台灣這個擁有多元文化的國家,周遭常常會有著和我們不同的習慣、文化背景的人們,也因為這些差異,有時我們會不經意的侵犯到他們。在我幼稚園時,家裡請了一位印尼籍的外籍移工來照顧行動不便的爺爺奶奶,因為她信伊斯蘭教,到了齋戒月時,就依她以往的習慣進行齋戒,當時媽媽還不了解這些,看到她都不吃飯覺得很擔心,因此不斷提醒她要吃飯,不知是否有造成她的困擾。雖然媽媽的行為是出自於關心,但如果我們有先查詢資料、了解她們的習俗,或許就可以更尊重彼此。同樣的,若是在生活中遇到和自己不同文化的人們,當我們看見他們那些令我們匪夷所思的行徑時,不應該用先入為主的想法認為他們很奇怪,我們可以先去了解他們,即使不認同也要保持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