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二愛-21-魯家穎
  我們家每年的過年都去爺爺家那裡過,而且爺爺那裡有一個神奇的習慣,就是會在除夕晚上的12:00時,把我們全部聚在一起吃水餃,而且水餃還有分三種,一種是包一塊錢的,吃到的話代表財源滾滾,一種是包紅棗的,代表早生貴子,含有一種甚麼也沒有包,就是一般的高麗菜水餃。但因為總共要包100顆,而且錢、棗包的很少顆,每種外觀看起來都一樣,所以要吃到錢或棗很不容易。然後爺爺家過年必備的菜是山東紅棗大饅頭,每年都有超多顆,這些習慣可能都是因為爺爺小時候居住在山東,是之後才跟船隊一起遷台,所以才把一些習慣帶來這,我覺得這些習慣超酷的,希望這個習慣在我們家不消失,永遠傳承下去。
國二義-01-方姸雅
  台灣人習慣大家一起坐在一個桌子上吃飯,通常在吃飯的時候是一個人請客,而外國人就是喜歡一個人吃一個人的,而且結賬方式都是AA制。而且台灣人習慣性的給自己的朋友或者親人加菜,但是外國人並不會這樣做,他們覺得盤子是個人空間,每個人能決定自己要吃什麼。外國人生活當中比較隨意,沒有太多的約束,從而就造成了他們性格很豪放,讓你覺得生活起來特別的舒服,而台灣人規矩比較多,相對來說性格也就造成了壓抑。

  外國人的話,他們的行為方式比較簡單、比較直接,然後台灣人的話存在一些問題的訊息處理上面比較的委婉並不會公開。有些外國人,例如:美國人講話非常有講究,他們講的就是身體語言,特別是眼光的接觸和身體的接觸,朋友見面的時候,異性會握手,親吻,而我們的傳統觀念,老盯著人看是不禮貌,而且身體上的接觸,只能是家人或者愛人,更別說親吻了。
國二義-17-陳芊羽
  我們常常以自己的角度去看待世界,覺得和自己不一樣的就是怪人,把自己當作標準,所以常常會有歧視的現象發生,這個作業就是要讓大家知道各國世界的文化,尊重每個不同的文化。

1. 飲食習慣
 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飲食習慣,像是印度咖哩,韓國泡菜、韓國銅盤烤肉,日本拉麵,美式炸雞,荷蘭起司。
2. 宗教信仰
 信仰伊斯蘭教的不吃豬肉;信仰天主教的會去做禮拜;信仰佛教的會唸經。
3. 國家禁忌
 去新加坡玩時,發現那邊不能吃口香糖;英文老師說在英國比V的手勢等於在罵髒話。
4. 國家語言
 日本人的母語是日語;美國人的母語是美式英語;中國人的母語是普通話;而台灣人的母語是台語、客家語、原住民語。
5. 傳統服裝
 日本是和服;中國是漢服;韓國是韓服;印度是紗麗。
6. 打招呼方式
 在台灣都是點頭或揮揮手;看美國電影時,發現美國都是用擊掌的;法國人比較熱情是握手或親臉頰。
7. 日常生活中
 (1) 在搭乘火車時,車上的外籍移工都有很濃的香水味;外籍師上課時,身上也有很濃的古龍水味。
 (2) 去日式料理店時,他們都是用鞠躬的方式來迎接客人;一般的餐廳只會說歡迎光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