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知道的臺灣文化
我所知道的臺灣文化
國一忠-01-王嘉琪
國一忠-05-林郁庭
國一忠-29-林廷碩
國一忠-37-陳言禮
國一孝-11-張可喬
國一孝-22-謝云溱
國一孝-23-謝品嫻
國一孝-38-葉祐豪
國一仁-08-邱敏瑄
國一仁-22-鄭宇庭
國一仁-33-邱大哲
國一愛-08-邱婕寧
國一愛-11-張宇珊
國一愛-20-詹淳琇
國一信-04-沈元莉
國一信-05-周妍伶
國一信-07-門家緹
國一信-23-蘇員諄
國一義-02-李萱雅
國一義-15-游蕙嘉
國一和-22-蕭靖蓉
國一和-32-侯秉沂
國一平-01-王馨羽
國一平-12-張宜庭
國一平-19-游子薇
國一平-36-陳冠廷
國一誠-06-林汝庭
國一誠-07-林歆珮
國一誠-21-蔣宛諭
國一誠-45-蕭瑋辰
電二心-06-邱子玲
電二心-07-邱宇姍
電二心-23-江建緯
國一平-19-游子薇
農曆新年時,會和家人團聚,一起吃年夜飯,吃完以後長輩會發紅包給晚輩。台灣人會將英文翻成台式英文,如:哀居、估狗。台灣的大眾運輸工具很發達,有些人上班都習慣搭公車、捷運,不太常自己開車。台灣人搭車時都會禮讓老人、小孩和孕婦。
台灣的數字4是死的諧音,所以有些醫院沒有4樓,4樓的房價也比較便宜。
國一平-36-陳冠廷
有一次,我和家人一起到苗栗玩,我們中午找了一間牛肉麵餐廳。吃飽了之後,因為它們內用有附免費豆花,我就裝了一碗豆花,加點糖水,回到我們那桌慢慢享用,我又跑去裝了第二碗,回到座位時,無意間發現隔壁桌的阿伯,他的那碗豆花,裡面加的並不是糖水,而是加了一點醬油,小米椒和花生米,我好奇的問我爸,才知道原來某些地區的人,他們會吃鹹豆花和喝鹹豆漿;經過這次旅行,我從中發現了許多新鮮事,同時也提高了我的文化智商,我很尊重他們的這種文化,但我實在無法接受豆漿和豆花是鹹的啊!
國一誠-06-林汝庭
小時候跟父母出去玩,偶爾會搭大眾運輸工具,我認為最特別的是在火車站、捷運站或高鐵站的電扶梯,還小的時候不懂,當時爸媽就叫我靠右邊站,一抬頭看,所有人整整齊齊地站成一直線,解釋過後才知道原來左側空出來,就可以讓趕火車的人暢行無阻,個人認為台灣人對約定俗成的習慣都很遵守,唯一的缺點就是如果是錯誤的習慣,那就會造成不良的循環。
國一誠-07-林歆珮
台灣的課業壓力較重,受到家庭、長輩、社會等的期待,希望自己可以成為醫生、工程師等高薪工作,如果子女想要往其它道路走,大部分長輩就會覺得沒出息,也常常因此有糾紛,我爸爸也曾經對我說過要努力讀書,長大要當醫生,但我其實不喜歡讀書,我讀書的目的只不過是想要贏過班上優秀的同學罷了,也因此覺得課業壓力大。台灣的補習班也設立很多,想要達到更高的升學率,但大部分的學生其實不喜歡讀書,這又回到上面所說的現象了:長輩的期待,希望家長可以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讓孩子不只拘泥於讀書,往自己的興趣發展。
國一誠-21-蔣宛諭
台灣的便利商店都是24小時營業的,在我還沒去其他國家前,以為所有地方都是這樣的,直到我去了日本,晚上11、12點想去買宵夜,結果發現樓下便利商店早已一片黑,令我相當驚訝,道路也一片黑,讓我很想念台灣晚上還能方便的買東西,除此之外,台灣的便利商店非常多,多到我看過一條巷子就有4家便利商店,在日本,你可能走了很久也找不到一家便利商店。便利商店,是台灣再普通不過的文化了,但仔細想想,當下雨時、肚子餓了、文具沒了,便利商店總是我們的救星,如此方便的生活,我們一定要好好珍惜,在國外可沒有這麼方便呢!
1
2
3
4
5
6
7
8
首頁
我所知道的臺灣文化
我的文化智商
尋找歸屬的旅人
鏡頭前的世界
職業達人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