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一愛-20-詹淳琇
  台灣的文化有非常多種,每個節日、每一個月,甚至每一天,在我們身旁其實有許多各式各樣的文化習俗,其實只需要仔細觀察,我們就可以發現生活中的樂趣。像是平常最常使用到的語言,在台灣就可以發現許多種,閩南語、國語、客家語還有英語,及其他的外國語言,多樣的語言,使得台灣變成一個多元又豐富的國家。

  說到台灣的文化,我最喜歡的就是飲食了,台灣的美食真的是五花八門,有臭豆腐、米血糕、蚵仔煎、還有珍珠奶茶,多到數不清的好料,而且隨著時代的演變,也開始有許多外來的食物傳入台灣,像是漢堡、越南河粉、泰式料理,每一道美食都具有自己的特色,這些外來食物會傳到台灣的原因,大多是因為外國的新住民,把他們家鄉的好滋味帶來台灣,好讓他們在台灣也能吃到家鄉的美食,也讓台灣人能夠不用出國,就可以品嚐到世界各地的美食,真是一舉兩得啊!

  現今台灣的文化已經越來越多元化了,我們應該要讓以前的文化不沒落,但是另一方面我們也應該要多去接觸、包容新的文化,而不是一昧的排斥新的事物,其實文化無所不在,他就是我們生活的一部份,只要我們用眼睛仔細觀察、用心仔細感受,就一定可以發現台灣文化的趣味性,讓我們更加愛台灣喔!
國一信-04-沈元莉
  每個國家都有各自的文化特色,像講到韓國就會聯想到K-pop、韓劇、泡菜,講到日本就會想到動漫、和食。而提到我們台灣,除了一些較傳統的民俗文化,例如布袋戲、媽祖繞境,以及外國觀光客印象最深刻的夜市文化等,我覺得還有一些與我們日常息息相關的生活文化也很厲害!

  就拿街上隨處可見、多數人幾乎每天報到,像哆啦A夢的百寶袋一樣什麼都有的地方,沒錯,就是便利商店,台灣的便利商店除了賣東西,還賣許多意想不到的服務,像團購、送洗衣服、印照片,甚至還可以幫客人烤香腸?根本已經把“便利“發揮到了極致,也可說是變成一種台灣的特有文化吧!再比如說,不用特別提醒台灣人什麼時候該倒垃圾,只要聽到“給愛麗絲”,大家就會自動自發,拎著大包小包的垃圾站在巷口,所以這首世界名曲,也象徵著台灣的垃圾車文化。

  依我看來文化不一定都是一種傳承,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更有許多由大家的習慣和默契,所形成的有趣文化現象。
普二廉-24-羅恩芯
國一信-05-周妍伶
  台灣是一個充滿人情味的國家,這裡也有著許多熱情的人們。受到許多外來文化的影響,讓臺灣成為了一個具有多元文化的地方。

  一日之計在於晨,譬如說早餐,你可以選擇傳統的台灣早餐,一杯杏仁茶或豆漿,配上油條,或者把油條包進飯糰或燒餅一起吃。你也可以到小巷中的早餐店,那裏的阿姨總是熱情地叫你帥哥美女,早餐店的蛋餅配著阿姨的熱情,讓你一整天都活力滿滿!

  到了中午,你可以到充滿異國風味的義大利餐廳,來一盤奶油培根義大利麵;可以到迴轉壽司店來幾貫壽司;也可以來碗道地的台灣紅燒牛肉麵;或者嘗嘗熱量有點高的漢堡加薯條,至於一天之中最為豐盛的晚餐,你或許心血來潮,去了高級的法式餐廳,細細品嘗那些你也吃不太懂的法國美食配勃根地白酒。但這些都比不上媽媽親手準備的料理,那色香味俱全的飯菜一定加入了她滿滿的愛。

  有些人覺得台灣的街景很亂,台灣的老街上多的是無限蔓延的鐵皮屋,或鋼筋水泥屋;走在路上,除了三不五時就出現的便利超商,還會發現歐洲風的住宅區越來越多,但對面街上卻有著一座歷史悠久的大廟,顯得格格不入。雖說看起來很亂,但卻也有一種臺灣的「美」。
國一信-07-門家緹
  台灣是個擁有多元文化、許多特色的國家,台灣的文化也總是能讓外國來的旅客嘖嘖稱奇、流連忘返呢!

  我知道的台灣文化不少,像是廟宇文化我就十分喜歡,人們時常到廟宇求平安,過年時我們家也不例外,都會去距離家近的廟宇拜拜、祈福、求籤...等,那裡總是香火鼎盛,大家也都十分虔誠,氣氛十分和諧、舒適,每次拜拜完後,心中緊繃著的弦就像是被舒緩了一樣!

  台灣的原住民文化我也十分感興趣,台灣的原住民有很多族,每一族都有自己的節慶、習俗,而每個節慶、習俗,通常也有著深遠的涵義,等著我們去探究,原住民們對伙伴、家人們無私的付出與幫助,也很值得我們學習。

  講到台灣的文化,絕對不能少了夜市吧,若台灣民眾想要尋找宵夜、小吃,夜市是再好不過的地方了,臭豆腐、豆干、鹹酥雞...都令台灣民眾垂涎三尺,夜市也是外國旅客必來遊逛的地點。以後我會去尋找、了解更多的台灣文化,並分享給同學們的。
國一信-23-蘇員諄
  從小在雲林外婆家成長,直到要上學,才來桃園。因此我知道在雲林的一些文化。當地有一種節日叫五年千歲,顧名思義就是五年舉辦一次,而五年千歲又有分兩種,一種叫迎王爺,一種叫送王爺,聽阿嬤說這種節日,是因為據說之前在雲林發生了嚴重的瘟疫,請王爺出巡繞境除瘟,疫情才平息。對我們來說這是一個重要的日子,當天每戶人家會辦桌請客,會很熱鬧很熱鬧,也會有很多販攤、廟前作戲(歌仔戲),直到現在我腦海裡都還留著小時候的印象。今年剛好輪到五年一次大拜拜,在農曆7月27日,五年才一次,我當然不會錯過的。

  雲林是屬於發展農業較多,到處可見到一片片稻田,這是在都市無法看見的,在那多都是講台語的,所以每次回外婆家就要自動切換台語;那裏的物價可說是全台最便宜的;在那可以感受到許多鄉土人情味,只要有好東西就會和左鄰右舍分享。

  雲林的花生可是出了名的,小小的花生就是能造出許多不同的美食,從種花生到收成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花生是不能用收割機收成的,因此需要大量的人力,收完後,不是直接拿去賣或加工,而是需要夠大的庭院空間來曬,在曬的期間,每天都會有許多農民來挑花生,要將不乾淨或壞掉的挑掉當肥料,這可能要親身體驗過才知道辛苦,在烈日下流汗工作,而且是從早上4、5點起來,一直做到下午,不然會做不完,若遇到下雨天更是麻煩,甚至所有辛苦全白費了,古人云:「一粥一飯,當思來不易。」我們應該珍惜所有食物,及向它們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