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一孝-22-謝云溱
  臺灣,從以前開始就受人矚目,從葡萄牙人的「福爾摩沙」,再經歷荷蘭及西班牙的統治,感受了鄭成功的威武,得到了糖業及茶葉王國的稱號,近年來的臺灣更成為一顆亞洲眾所皆知的小番薯,除了新住民的移入,現在我們的文化多元豐富,臺灣的所有人也持續用著一支支五顏六色的畫筆渲染著這片美麗的寶島,造就了一個多采多姿的社會。

  我所知道的臺灣文化,是充滿著人情味的,在臺灣,「人情味」總是充斥在生活周遭每一處角落,早上起床買一份簡單的早餐,老闆可能看你可愛就送你一瓶牛奶,並給予加油打氣;辛苦上學回到家,坐在各自家門口欣賞夕陽餘暉的老爺爺老奶奶更會說一句:「辛苦你囉!」一字一行裡充滿了甜蜜與溫馨的感觸,我認為「人情味」是最佳詮釋臺灣文化的詞彙了!用一句溫暖簡單的鼓勵,帶著一顆熱情慷慨的心幫助世界,這就是台灣獨一無二的文化。

  臺灣的文化多彩繽紛,然而有些人對於自己的文化有太多的優越感,進而鄙視其它不同的文化。不論是什麼文化或風俗習慣,皆是人們所創造出的珍寶,希望大家未來能夠消除文化間的隔閡,彼此尊重對方,讓臺灣的文化永續發展。
國一孝-23-謝品嫻
  台灣位於南島語族的最北端,目前被視為南島語族南島語文化的起源地,擁有豐厚的文化資產,不但保留了最原始,擁有豐厚的文化資產,也保留了最原始、最純樸的原住民文化,細細品味其中,便發覺台灣文化的美及珍貴。

  說到台灣的原住民,第一個讓人聯想到的便是他們獨有的泛靈信仰以及歲時祭儀,獨有的原住民文化,是大自然給他們最珍貴的啟發。原住民的所有祭典儀式中,最令我難以忘懷的是他們對大自然的生態保護意識,以及對大自然充滿著真摯感恩的心。對於大自然賜予他們的一切,從不覺得是理所應當,而是以歌頌的方式來表達對大自然的敬意以及感恩,達悟族的飛魚季,即是保護生態資源的最佳範例,他們從不過度捕撈,懂得大自然永續利用,才能生生不息。

  大自然孕育萬物,台灣是一片珍貴的土地,保有生物的多樣性及珍貴的文化資產,重視他們獨有的文化資產,即是最珍貴的台灣文化。而隨著原住民與我們的生活越來越貼近,他們的文化正瀕臨著沒落及消逝的處境,眼看這些先人的智慧將流失於時代的更迭,而我們卻無能為力,不免感到惋惜,希望政府能夠積極的保護及重視這些正在消逝邊陲的獨特文化。

  曾經,布農族的八部合音讓世界蔚為驚嘆!他們的歌聲足以振奮人心,及感受到最貼近自然的和諧旋律,讓在場的觀眾不禁感嘆這渾厚的歌聲。

  時代在改變,隨著新住民在台人數的增加,也讓台灣有了更多元的文化及飲食,台灣人對於新住民的包容讓台灣文化不僅僅侷限於在地文化,而是融入更多外來文化的特色,成為世界上發光發熱的台灣。
國一孝-38-葉祐豪
  一個地區的文化包含了飲食、服裝、宗教、建築、語言等,而台灣把自古至今,世界各地的種族文化融合在一起,交織出多采多姿的樣貌。

  從各地來的旅客無不為台灣的美食感到驚豔:鮮嫩多汁的小籠包、香氣撲鼻的火雞肉飯、香甜順口的珍珠奶茶;又或是夜市裡名聞遐邇的蚵仔煎、鼎邊銼;古早味的大餅及鳳梨酥,從南到北、從以前到現在,都深深受到普羅大眾的喜愛。在巷口一端聽到阿姨喊著「好呷的麵線、臭豆腐呦----」;另一邊則是廣播機用甜美的聲音播出「美味的熱狗和薯條----」的聲音,總是令人食指大動,垂涎三尺。

  在台灣我最喜歡的食物是鹹酥雞,它金黃色的外皮就像用大片的金箔罩著,置之不致庸俗;凹凸不平的表面呈現出酥脆的口感;飄香九里的味道在空氣中瀰漫,就像在說「趕快來吃我」一樣,使人禁不起誘惑,一咬下去,又香又甜的肉汁在我的味蕾上流過,外酥裡嫩的肉使人一口接一口,每次品嚐總有「此味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聞」的感嘆。

  不管是美食還是其它各式各樣的人事物,都有彼此的特色。我們應該互相尊重和包容彼此的文化,讓這個社會豐富多元、五彩繽紛。
國一仁-08-邱敏瑄
  台灣是個多元文化社會,主流文化中摻雜著各國的次文化,而本土的文化又可分為3種,閩南文化、客家文化和原住民文化,我自己是一半的閩南人,一半的客家人,不過我對客語一竅不通,台灣人口以閩南人居多,而原住民可說是少數,所以今天我想介紹的是閩南文化。

  閩南文化主要信仰的是道教和佛教,這與當初祖先過黑水溝(台灣海峽)的事蹟有關,是由大陸南方流傳過來的宗教信仰,供奉的神明有觀世音菩薩、保生大帝、三山國王、清水祖師和媽祖等,另外和神明有關的就是寺廟啦!傳統寺廟用的是像三合院一樣的「ㄇ」字型建築,並注重裝飾與對稱,造就了現在富麗堂皇的廟宇,提供人們心靈的寄託。

  閩南人的飲食,喜歡吃海鮮、喝茶,並講究食補,而烹飪方法相較於客家飲食文化清淡些。

  以上是我對閩南人(大部分台灣人)的文化認識,雖然並不完善,也不確保完全正確,不過我愛我們文化、珍惜我們文化的心是不會變的,最後祝福在台灣這片土地上的每一種文化,都能發揮屬於自己的價值,文化間和平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