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能夠理解接受並且表達愛的方式都不盡相同。我喜歡「服務行動」:幫家人盡一份心力來表達對他們的愛,例如:小時候陪媽媽逛大賣場,我會想要幫媽媽分擔提一些東西,感覺這樣做的話,媽媽的負擔就會少一點,而自己也很滿足能幫到媽媽,媽媽也會開心的感謝我這個小幫手。猶記得小學五年級的時候,外公的膝蓋要住院開刀,我很樂意的跟著媽媽一起去醫院照顧外公,陪著外公復健,陪著外公聊天。住院期間外公外婆逢人就讚美我,說我像個「小大人」一樣很孝順很貼心,當下我被誇到笑得合不攏嘴。至於我如何感受到家人的愛呢?當家人擁抱著我的時候,身體油然而生會有股溫暖的感覺,像是一股暖流傳遍整個身體,我也能從中感受到爸媽的愛。有時讀書讀到無精打采,爸媽也會抱一下我,這個擁抱就像幫我充電一樣,增加了我的續航力。現在,我會更用心去察覺當自己用什麼方式表達時,對方的回應會很開心,因為它往往就代表著家人接收到我們想傳遞的情感,並且也樂在其中,日後我就可以經常用這種方式向家人表達愛意。如此一來付出和接收對得上,家人之間的愛能綿延不絕的流動,自然而然也能讓彼此感受到滿滿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