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一愛-42-劉丞恩
  每個人能夠理解接受並且表達愛的方式都不盡相同。我喜歡「服務行動」:幫家人盡一份心力來表達對他們的愛,例如:小時候陪媽媽逛大賣場,我會想要幫媽媽分擔提一些東西,感覺這樣做的話,媽媽的負擔就會少一點,而自己也很滿足能幫到媽媽,媽媽也會開心的感謝我這個小幫手。猶記得小學五年級的時候,外公的膝蓋要住院開刀,我很樂意的跟著媽媽一起去醫院照顧外公,陪著外公復健,陪著外公聊天。住院期間外公外婆逢人就讚美我,說我像個「小大人」一樣很孝順很貼心,當下我被誇到笑得合不攏嘴。至於我如何感受到家人的愛呢?當家人擁抱著我的時候,身體油然而生會有股溫暖的感覺,像是一股暖流傳遍整個身體,我也能從中感受到爸媽的愛。有時讀書讀到無精打采,爸媽也會抱一下我,這個擁抱就像幫我充電一樣,增加了我的續航力。現在,我會更用心去察覺當自己用什麼方式表達時,對方的回應會很開心,因為它往往就代表著家人接收到我們想傳遞的情感,並且也樂在其中,日後我就可以經常用這種方式向家人表達愛意。如此一來付出和接收對得上,家人之間的愛能綿延不絕的流動,自然而然也能讓彼此感受到滿滿的幸福感。
國一信-24-簡芯柔
  對爸媽的愛有許多表達的方式,像是陪爸媽做他們喜歡做的事、陪爸媽出去散散步,或者是公開表達謝意,但我會選擇寫信或寫卡片表達對父母的感恩和愛,也為爸媽曾經的付出和犧牲,表達尊敬和感謝。

  爸媽有時候會陪我聊天、打電動、拼積木,或是出去旅遊,有時也會在我難過或遇到挫折時,安慰我、鼓勵我,並且告訴我再接再厲,不要放棄,晚上睡前時爸媽也會摸摸我的頭,並互道晚安,爸媽的這些舉動,讓我感受到了滿滿的愛和溫馨。

  有一次,我做完手術在病房休息的期間裡,蕁麻疹發作,媽媽很擔心我,一顆心七上八下的跳,好像要隨時跳出來一樣,到了半夜,媽媽急如星火還會時不時地起來,看我有沒有不舒服或者是會不會痛,看著媽媽因為照顧我而累得躺在沙發上,一動也不動,這時一股暖流流入我心扉,多好的媽媽呀,媽媽對我無微不至的照顧,讓我永生難忘,也讓我感受到了媽媽對我的愛。

  最後,我想說的是,父母對我們的恩澤,我們無以回報,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學習做個懂事的孩子,不讓爸媽為我操勞過多,也讓我在享受父母對我的愛的時候,我能學會報答爸媽。
國一信-29-林椲絡
  很多時候,我生活在安定平靜的生活中,一直衣食無憂,體會不到父母對我的關懷。只是習慣於父母的一味付出,把父母的愛當作理所應當,甚至父母打罵一下,便與他們吹鬍子瞪眼,覺得他們變了,自己好不幸,殊不知自己一直被父母捧在掌心中,每天是那樣幸福。

  秋風掃落葉,花草樹木漸漸被秋風染成金黃色,沒有了春日的生機,多了一份特別的淒涼之色。不知不覺中,衣櫃裡換上了秋裝,床上也堆上了一層厚厚的棉被,知道是媽媽為我打點的,卻沒有感激,習以為常。

  寫字時,咳嗽聲充斥著整個房間,媽媽聞聲而來,開啟房間,看了看正在寫字的我,又看見眼前亂七八糟的房間。桌上的零食只剩包裝袋,周圍還有灑落的屑末;床上被子枕頭抱在一起,中間夾雜著幾本課本;地板上的拖鞋,東一個,西一個安詳的躺著。我享受著嘴裡的美味,悠閒自得的歪著轉椅,哼著小調,寫著作業。

  「看看你房間像什麼樣子!」媽媽幾乎是壓著嗓子,可我還是聽出了她聲音中的怒意。不知道是我哪根神經搭錯了,心裡就是不服氣,我的房間,我做主!「哎呀!你怎麼總是絮絮叨叨的!收拾了又會亂,那還要收拾什麼?」我瞪著眼睛和她頂嘴。媽媽一時沒有答言,只是轉身,小聲說道:「變了,變得沒有小時候那麼乖了。」然後便輕輕帶上了門。

  聽到媽媽的話,我氣不打一處來,小時候!小時候!我都長大了!可以照顧自己了!我環繞著手臂抱在胸前,越想心裡越悶得慌,算了,我睡覺!

  剛躺到床上,便一聲接著一聲咳嗽,方才頂撞媽媽喊得聲音太大了,現在嗓子吃不消,特別難受,一聲接著一聲,連綿不絕,實在無法安睡,腦海裡邊不由自主的倒帶之前的「激戰」。媽媽是先聽見我咳嗽,然後進來,我卻回了她一肚子的氣,我是不是太過分了?一想到剛才的情景,鼻子就一陣酸楚,以前媽媽會在我咳嗽時為我沖一杯暖暖的檸檬茶,現在可能不會了。我正心酸,回憶起小時候媽媽大手牽著我的小手,我抱著她的腿衝上去索要擁抱,媽媽則抱起我親著我哭花的小臉。這時門外傳來勺子與杯子的碰撞聲,我一個機靈,趕緊閉眼,媽媽是來送藥的。想到這兒,我竟然破涕為笑,心花怒放,笑得十分燦爛,笑聲中甚至還有自豪。

  媽媽慢慢開啟門,將杯子放在桌子上,輕悄悄的,和她一直默默為我打點生活一樣,不易察覺,卻不曾改變。等她躡手躡腳的關上門,我又一次心酸,媽媽知道我醒了,卻又不進來看著我喝,怕我還在生氣?我自責起來,媽媽一直對我這般好,從未減少對我的愛,只是更加愛我,更加關懷我,我卻這樣不善解人意,不體貼,媽媽對不起,我會對你更好。

  秋日雖有寒風,略顯淒涼,不過,只要在寒冷的時候,陽光才是最燦爛暖人的,就像一杯板藍根,溫暖我的心田。沒想到我如此幸福,可以生活在這樣一個美好溫馨的家。
國一信-32-孫海元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幾年前疫情爆發,肆虐全球,那時很多事都不太習慣,也在疫情下來到了國中,依稀記得新訓前旦,母親不斷叮囑著,才讓初乍到學校新訓的我沒那麼手忙腳亂,迎來了嶄新的國中生活。

  在剛開學那週,我也染上了病毒,飽受咳嗽和發燒的折磨,但在雙親無微不至的照顧下,感覺病毒和痛苦隨著時間逝去了,要回歸班級那天,外頭綻放著彩虹,親情的溫暖便是如此樸實。

  「父愛,如大海般深沉而寬廣。」前陣子剛過完年,國內的氣候依舊寒冷異常,來自父親口中一句:「多穿點衣服,別著涼了」從短促的言語中透露多少父親對孩子的關懷。

  在我們衣食無缺的環境下,有人以父母陪伴成長,有些則只能在安親班與補習班的生活下與父母漸行漸遠,回到了家甚至沒有一句話可聊,現在已經有很多人想見到家人,但迫於生死離別,無從再見一面,趁著現在每天都能見上面便多說些話。相信無論家境富裕貧窮,有了親情,任何困境都能迎刃而解,帶著愛出生,也得帶著愛迎接一切挑戰。
國一和-02-沈丰雅
  「愛」是個抽象的名詞,他存在於人與人之間的各種相處和互動。我們家雖然難免會有些小爭執,但我們家人之間的溫暖依然洋溢著整個家,每個人都有不同表達愛的方式,讓他人感受到自己的感激與「愛」。

  例如父母:以前,他們的家都很貧困,生活拮据,但他們努力學習、工作,造就了現在的成就,但他們依然省吃儉用,只為了把錢留下來給我們補習、出遊,想要給我們最好的,希望我們以後也有屬於自己的成就,比他們還高的成就,能過上好日子。每次感受到他們的心意,都會覺得鼻頭酸酸的,有種感動的幸福。

  他們對我的好雖然我沒有想表達感激,但我也並非視而不見,而是用自己獨特的方式表達愛:一放學回家,我會先把家裡整理乾淨,讓他們回來可以自在的放鬆,吃完晚餐後再把碗洗乾淨,晚上睡覺前也會幫他們捶背按摩,他們也會給我一個愛的擁抱,讓我晚上睡覺的時候有個好夢。我希望他們不要太顧慮我們,可以用錢買自己想要的東西,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我也會努力成為一個不需要人擔心的女兒。

  「愛」,不一定需要用言語表達出來,也有人像我們家一樣:把愛化為實際行動,只要身在家裡,便會覺得有人為你付出愛,也要為別人付出愛,因此整個家就算在冷冷的冬季,也依然暖的冒出愛心的泡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