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心靈園地 / 每日一句 / 《與人相連》

 

《與人相連(五十五)》

Vulnerable一詞的字面意義是「敞向批評或攻擊」。你必須坦誠到一個地步,不怕受傷。

~引自亨利.克勞德博士 著作之《改變帶來醫治》第131頁


《與人相連(五十四)》

你可以靠近別人並與他們交往,但仍然孤立。你的孤立可能來自你無法開放自己,無法將你真實的自我展現於人。要學習不怕受傷(vulnerable)。

~引自亨利.克勞德博士 著作之《改變帶來醫治》第131頁


《與人相連(五十三)》

若你在與人不相連結的環境之中長大,以後再要與人有連結,那你就需要大量的「恩典、真理、與時間」了。

~引自亨利.克勞德博士 著作之《改變帶來醫治》第129頁


《與人相連(五十二)》

良好的情感連結,就如同植物吸收水份那麼自然。

~引自亨利.克勞德博士 著作之《改變帶來醫治》第129頁


《與人相連(五十一)》

替代就是以另一個人或物取代。當人不能得到真正的關係,他們會找一些別的來代替。耽溺是對真我需要的取代。人用這些替代來防衛自己對神與人真正的需要。

~引自亨利.克勞德博士 著作之《改變帶來醫治》第122頁


《與人相連(五十)》

狂熱是心理上的一種興奮,以生理心理過動,行為失序,情緒起伏表現出來。有些工作狂就是有狂熱的傾向。

~引自亨利.克勞德博士 著作之《改變帶來醫治》第121頁


《與人相連(四十九)》

反向作用是一種防衛機制,人會表現出與需要(常常是無意識的)完全相反的感覺。

~引自亨利.克勞德博士 著作之《改變帶來醫治》第121頁


《與人相連(四十八)》

投射是把自己的想法、感覺、及態度歸因於別人。有時候我們會投射我們的需求在別人身上,而不自己去掌握。

~引自亨利.克勞德博士 著作之《改變帶來醫治》第120頁


《與人相連(四十七)》

貶低可得到的愛的價值,是許多掙扎於情感孤立的人所用的一種防衛。

~引自亨利.克勞德博士 著作之《改變帶來醫治》第119頁


《與人相連(四十六)》

否認是一種心理防衛機制,人們藉著逃避個人的問題或事實來否認它們的存在。一個最常見的避免相連的防衛法就是否認自己需要別人。

~引自亨利.克勞德博士 著作之《改變帶來醫治》第118頁


《與人相連(四十五)》

如果我們肯謙卑自己,使自己成為有需要的人,神應許會幫助我們。讓祂藉祂的靈和祂的身體,修復我們扭曲的觀念。

~引自亨利.克勞德博士 著作之《改變帶來醫治》第117頁


《與人相連(四十四)》

要讓心接受新思想,我們的心必須回到當初柔軟受教的狀態,惟有這樣,我們的心才能學習新規條。

~引自亨利.克勞德博士 著作之《改變帶來醫治》第116頁


《與人相連(四十三)》

我們對世界的觀念有時像過時的地圖。雖然過去正確,但卻不再如此。

~引自亨利.克勞德博士 著作之《改變帶來醫治》第108頁


《與人相連(四十二)》

我們與人相連的能力是基於我們需要別人。如果這個能力受損我們就有麻煩了。這可說是生命之鑰。

~引自亨利.克勞德博士 著作之《改變帶來醫治》第107頁


《與人相連(四十一)》

不能相連的徵狀:

         4. 幻想:幻想是因心理的需要而在心中創造不實際的形像。孤立的人無法經驗到真實,
                        所以他們逃避到理想中幻想加深孤立,真實的相連治癒它。

~引自亨利.克勞德博士 著作之《改變帶來醫治》第105頁


《與人相連(四十)》

不能相連的徵狀:

         3. 過分照顧別人:人只有把真我帶入關係中才會真正滿足真我的一部分是一個會有需要的我;
                                      如果我們一直付出而不領受,我們是在拒絕部分的真我。

~引自亨利.克勞德博士 著作之《改變帶來醫治》第105頁


《與人相連(三十九)》

不能相連的徵狀:

         2. 害怕親密、不真實感、驚恐、憤怒:從未與人深交的人,害怕親密,避免與人親近。
             神創造的是關係緊密相連的世界,人只有從關係中認識自己的真我

~引自亨利.克勞德博士 著作之《改變帶來醫治》第103頁


《與人相連(三十八)》

不能相連的徵狀:

         2. 悲傷:缺乏相連不但導致缺乏喜樂,並會產生很深的悲傷。喜樂來自與神與人的關係。

~引自亨利.克勞德博士 著作之《改變帶來醫治》第102頁


《與人相連(三十七)》

不能相連的徵狀:

  1. 虛空:空虛是人類最痛苦的一種情緒空虛的人不能感覺自己對愛的需要,也不能感覺別人對他的愛。

~引自亨利.克勞德博士 著作之《改變帶來醫治》第100頁


《與人相連(三十六)》

不能相連的徵狀:

        5. 扭曲的思想:孤立的人會有各式各樣的妄想,來解釋他們內心的痛苦他們必須使痛苦合理,
                                  而唯一的方法就是想像世界正如他們內心所感覺的。當他們的內心世界改變,
                                  對外界的認知也會隨著改變。

~引自亨利.克勞德博士 著作之《改變帶來醫治》第100頁


《與人相連(三十五)》

不能相連的徵狀:

        4. 耽溺:治療耽溺的問題需要容易去感受並謙卑自己
                      
 當內心的飢渴被愛的關係滿足時,外在耽溺的驅使就會消失。

~引自亨利.克勞德博士 著作之《改變帶來醫治》第98頁


《與人相連(三十四)》

不能相連的徵狀:

         3. 罪惡感及壞的感覺:孤單的人感覺不好或有罪惡感,因為他們感覺不被愛

~引自亨利.克勞德博士 著作之《改變帶來醫治》第96頁


《與人相連(三十三)》

不能相連的徵狀:

         2.  生命無意義或無希望:缺乏生命的真正意義,也就是愛。

~引自亨利.克勞德博士 著作之《改變帶來醫治》第95頁


《與人相連(三十二)》

不能相連的徵狀:

  1. 沮喪:傷感、沒有活力、難以集中注意力、失眠、嗜睡、企圖自殺、不想做事、不想跟人在一起。

~引自亨利.克勞德博士 著作之《改變帶來醫治》第94頁


《與人相連(三十一)》

如果沮喪和絕望延長太久,沒有一個人介入使他的孤寂得以紓解,第三個階段就是會產生分離

~引自亨利.克勞德博士 著作之《改變帶來醫治》第93頁


《與人相連(三十)》

如果孤立太久,沒有解決,抗議者會進入第二階段,就是沮喪和絕望

~引自亨利.克勞德博士 著作之《改變帶來醫治》第92頁


《與人相連(二十九)》

孤立者所感受到的痛苦是一件好事,因為他指出一個重要的需求。

~引自亨利.克勞德博士 著作之《改變帶來醫治》第92頁


《與人相連(二十八)》

當他們無法與人相連,第一個階段就是抗議

~引自亨利.克勞德博士 著作之《改變帶來醫治》第92頁


《與人相連(二十七)》

不能和人有情緒上的依附的人,永遠處於飢餓狀態中。

~引自亨利.克勞德博士 著作之《改變帶來醫治》第92頁


《與人相連(二十六)》

學習如何與人相連使我們更有能力依附別人,使我們發展成神設計的人。

~引自亨利.克勞德博士 著作之《改變帶來醫治》第91頁


《與人相連(二十五)》

相連使我們的發展有燃料可用。

~引自亨利.克勞德博士 著作之《改變帶來醫治》第91頁


《與人相連(二十四)》

與人相連使人的成就有意義。

~引自亨利.克勞德博士 著作之《改變帶來醫治》第91頁


《與人相連(二十三)》

與人相連者內心有對所依附對象的愛,這愛儲存在情緒的槽中,而它會自行繁衍達一生之久,愈來愈多。

~引自亨利.克勞德博士 著作之《改變帶來醫治》第90頁


《與人相連(二十二)》

與人相連者比較能忍受孤單,並能利用獨處的時間做建設性的事。

~引自亨利.克勞德博士 著作之《改變帶來醫治》第90頁


《與人相連(二十一)》

當人有好朋友支持時,他們更能處理壓力的情況。

~引自亨利.克勞德博士 著作之《改變帶來醫治》第88頁


《與人相連(二十)》

我們常做一些我們知道不對的事,即使知道規則,規則卻不會叫我們守規矩。愛才能使我們有道德規範。

~引自亨利.克勞德博士 著作之《改變帶來醫治》第88頁


《與人相連(十九)》

希臘字的「憐恤」有「很深的依附和同情」之意。

~引自亨利.克勞德博士 著作之《改變帶來醫治》第87頁


《與人相連(十八)》

聖經談到道德是基於愛,不是基於原則規條。

~引自亨利.克勞德博士 著作之《改變帶來醫治》第87頁


《與人相連(十七)》

依附的好處:

  1. 有好的道德基礎。
  2. 處理壓力的能力。
  3. 有意義的成就。

~引自亨利.克勞德博士 著作之《改變帶來醫治》第87頁


《與人相連(十六)》

學習依附別人,信任別人,我們就開始在情緒、生理、心理上發展。

~引自亨利.克勞德博士 著作之《改變帶來醫治》第82頁


《與人相連(十五)》

研究指出當我們在一個愛的關係中,相連的關係中,我們能生存和成長。

~引自亨利.克勞德博士 著作之《改變帶來醫治》第81頁


《與人相連(十四)》

一個人去愛和與人連結的能力為自己心理、生理奠定了健康的基礎。

~引自亨利.克勞德博士 著作之《改變帶來醫治》第81頁


《與人相連(十三)》

缺少相連會影響人疾病恢復的能力。

~引自亨利.克勞德博士 著作之《改變帶來醫治》第81頁


《與人相連(十二)》

在穩固的相連關係中,學習分辨好與壞,以及如何面對失敗。

~引自亨利.克勞德博士 著作之《改變帶來醫治》第80頁


《與人相連(十一)》

如果一個人被孤立,他的世界會漸漸混亂。他會達到最大的亂度。

~引自亨利.克勞德博士 著作之《改變帶來醫治》第75頁


《與人相連(十)》

沒有過相連的過程,我們注定要孤立與隔絕。不僅不再成長,我們還會退步。

~引自亨利.克勞德博士 著作之《改變帶來醫治》第74頁


《與人相連(九)》

「關係」則是我們基本的需要,是我們成為什麼樣人的基礎。

~引自亨利.克勞德博士 著作之《改變帶來醫治》第72頁


《與人相連(八)》

「關係」,或「相連」則是神性格的基礎。

~引自亨利.克勞德博士 著作之《改變帶來醫治》第72頁


《與人相連(七)》

律法是為愛而設的架構,或是藍圖,是活出愛的途徑。

~引自亨利.克勞德博士 著作之《改變帶來醫治》第72頁


《與人相連(六)》

愛是神的基本特質,也因此是我們的基本特質。

~引自亨利.克勞德博士 著作之《改變帶來醫治》第71頁


《與人相連(五)》

親密的相連是神的形像中一項基本的真理。

~引自亨利.克勞德博士 著作之《改變帶來醫治》第71頁


《與人相連(四)》

神所創造的宇宙中,任何一事物要成長,必須要有力量和營養。

~引自亨利.克勞德博士 著作之《改變帶來醫治》第68頁


《與人相連(三)》

沒有和人建立起相連的關係,人的靈魂會陷於心理和情緒的問題中。

~引自亨利.克勞德博士 著作之《改變帶來醫治》第68頁


《與人相連(二)》

相連是生命中最基本的理念之一。這是人類基本的需要。

~引自亨利.克勞德博士 著作之《改變帶來醫治》第68頁


《與人相連(一)》

相連(Bonding)是在情緒上對人產生依附感(attachment)的能力。是在最深的層面和別人產生關係的能力。

~引自亨利.克勞德博士 著作之《改變帶來醫治》第66頁

消息公佈欄

時間類別單位標題發佈點閱
跳至網頁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