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3
解憂雜貨店

老闆 董事長劉獻堂主教
圖 / 廣二真 邱宥芯
1.爲什麼人會感到痛苦、絕望,會有生老病死:
  天主教與佛教常說我們人生在世要從此岸過度到彼岸,佛教更認為萬般皆苦。那麼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從生到死幾十年的時間,我們該如何生活?因為我們相信現世的生活將影響未來所謂彼岸世界的狀態。
如果你在現世按照國家法律,按照道德良心去生活,就是所謂的好人。如果你違背道德良心、國家法律,就成爲壞人。現世的生活就會影響來世的生活。

  天主教有各種教規,是一位基督徒生活的準則,按照這此準則生活,就如同國家一樣,國家有國家法律,按照國家法律生活就成爲一個好公民。除了國家法律之外,教會也有教會的法律。所以天主教的教友,除了遵守國家法律之外,還應該遵守教會的法律,所以基督徒的生活會比一般人更爲嚴謹。所以生活方面應該比一般人更應該謹慎,更應該比別人更好,生活的標準更爲高一點。藉由外在的行為約束,達到內化的效果,我們基督徒常說靈修,就是所謂的修養。我們平常重視修養,就是使自己的靈性方面發展得更好。這也是天主教教友與一般人不太一樣的地方,因為我們肯定人是天主的肖像。一般人就是按照國家法律、道德良心,善度日常生活。天主教除了這個之外,我們還要敬拜上天,在生活方面多了一些對天主的責任。所以成爲一位基督徒,就是他的生活應該比一般人更好,當然也有一些基督徒的表現可能不好。我自己的家庭方面都是天主教的教育,從小就領洗,接受天主教的教育,讀的學校都是天主教的學校,包括大學都是在天主教的學校,一直到現在都在教會之內服務。然後另外,我自己成爲一位天主教的神父,等於是在天主教教會內的公務人員一樣,所以我們終身就是以奉獻的態度,為教會服務,我們與天主之間的關係(靈修)成為教會神職人員日常生活的源頭。我從小到現在95歲,還是堅持成爲一個基督徒。
董事長劉獻堂主教和訪問學生們合照
2.爲什麼世界上會有窮苦和富有的分別,還有爲什麼會有那麼多的不公平:
  我們可以從聖經創世紀的故事得到啟發:天主創造我們原祖父母亞當和夏娃,將他們安置在樂園之中,並賦予他們生育繁殖,治理大地的任務,同時樂園中所有的疏果都可以成為他們的食物,唯獨知善惡樹上的果子不可以吃。原本人依天主的計畫在樂園生活,是沒有任何衝突戰爭的,但是人受到魔鬼的誘惑,吃了天主所禁止他們吃的果子,於是犯了罪。就是因爲這樣,人就有了所謂自私自利的心,所以我們可以說是敗壞的開始。

  我們人常說「人之初,性本善」,這是過去我們的認知。可是即然是「本善」又爲什麼會做出壞事情來呢?這就是一種肉慾方面的拉扯,在這一種搖擺拉扯方面受到肉慾方面的拉扯,使我們做了壞事。實際上每個人本性都是「向善」的,我們都願意做好事,正如我們聖保祿宗徒所說的,心裏有兩股力量,一個傾向於善,願意做好事,一個傾向於惡,願意順從肉身的慾望。人性的軟弱受到這兩股力量的拉扯,導致我們做了些不好的事。在學校裏面,我們也經常會有這樣的狀態發生,例如:老師、教官規定不能做的事,我們有時就越想要做。我們應該本來是很好的,可是我們有這種傾向,犯罪傾向的拉扯,道德與犯罪兩方的拉扯。往往就是考驗我們信仰及意志堅不堅強的時候。
3.爲什麼世界上會有男生跟女生的分別:
  天主造人的時候,就是有男女生理性別上差異,因著性別的不同,人才能生育繁殖,這樣人可以傳延下去。一個女一個子,男女相好,爾後是世界的發展,而後男女結合,而有子女,這樣一代一代傳下去。可以說這是天主一開始就造男、女。
4.爲什麼世界上會有戰爭這個東西:
  大家小時候常會打架,人就是會這樣子,有人就有摩擦,這在聖經上,亞當有兩個兒子,老大叫加音、老二叫亞伯爾,結果兩人就發生問題了,就是在祭天的時候,天主沒有接受加音的祭品,接受了亞伯爾的祭品,於是加音忌妒弟弟亞伯爾,有天把弟弟帶到田裡殺害了他。

  我們可以看到人心方面,應該都是向善的,中國從古代的時候是人心向善,可是後來因爲慾望方面的拉扯,然後偏於向犯罪。

  實際上我們平常也是一樣,比如說在學校,當你們是學生,有校規,誰願意犯校規,沒人願意犯校規,可是爲什麼還是犯校規,都是受到心理方面的拉扯才會犯校規。

  所以人心應該是向善,因爲私欲偏情的拉扯,之後就犯了罪。
5.爲什麼人要學習那麼多的知識,爲什麼人要學會去長大:
  人人都希望生活越來越好,所以現在科學研究各種發展,就是使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

  可是後來卻發展了武器,以現在來說,研發武器的經費遠遠高於一般生活的費用。比方說我們臺灣的國防預算,與其它的預算是不成比例的。實際上一方面是爲保護自己,保護國家,不受這個外來的侵略。可是後來有一些有野心的國家特別去侵略別人。比如說日本曾經侵略中國,侵略臺灣,現在有俄羅斯攻打烏克蘭,都是一樣。這也是一種野心,就是說我要佔領你,你要受我管,你要受我管轄,所以這就會引起一些戰爭。我從小一直到差不多大學畢業時間,都是經過戰爭的時間,小的時候就是軍閥戰爭,後來是中日八年抗戰,後來是國共內戰,一直打到我在中國沒辦法,所以跑到外國去讀書。我到菲律賓,我的整個的大學畢業都在菲律賓,在中國讀到高中畢業,逃難到外國,一直到現在,已經在臺灣60多年了。

  臺灣是一個非常安定的一個地方,生活各方面非常好的地方。在中國大陸經過了八年抗戰,後來又是國共內戰。這幾年中國的科學、社會慢慢的發展,中國現在已經發展的很好了,臺灣人雖說是得天獨厚,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臺灣可以說是相當安定的一個地方。所以後來大陸經過戰爭之後,很多人逃到臺灣來,就是像我一樣,我是逃到菲律賓,通過菲律賓後來到歐洲,在歐洲接受完了教育之後,我回到台灣。現在已經60多年了。
6.爲什麼人的心中會有信仰的存在:
  其實信仰每個人都會有。有的人說我沒有信仰,你沒有信仰你怎麼樣生活。你還是有一個目標,那個目標就是你的信仰。可以說信仰是大家都會有的,只是有的人選擇以宗教的方式實踐信仰。比如中國人相信老天爺,這就是一種信仰。

  有時候我們會選擇參加一個組織,例如加入某個政黨來實踐你對社會、國家的理念。好比我是一個臺灣公民,或者我參加一個黨,我選擇參加國民黨,或參加民進黨。這就是所謂的政治理念上的信仰。
7.爲什麼我們不能選擇我們自己想要的家庭:
  因爲我們生的時候不是你願意生哪一家,就可以生在那一家的。所以我們沒有選擇生育在哪個家庭或者我們的父母是誰,這不是我們所能選擇的。但是我們可以選擇我們所要的生活方式,這是我們可以選擇的。
8.爲什麼我們要那麼在意別人對我們的眼光?然後爲什麼人要去互相比較,然後要以就是會以外表去評判我們的爲人:
  因爲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大家都會比較,你們的同學不是一樣嗎?對不對?都說他讀書好,那個讀書怎麼樣,那個人長得漂亮啊,怎樣都會比較。

  我想有時候因爲比較才有競爭,如果沒有比較,大家都沒有競爭了,就是沒有進步。所以因爲人比較,大家才會進步。比方說我比你更好,我研究的更多,我學問更大,因爲這是一個鼓勵人可以說自我學習,然後自己成長,我也是這樣有這種比較才會如此。如果沒比較就不會有什麼,就是說只有人會有比較,動物本身不會比較,所以動物本身沒有什麼,牠就是依著生物的本能生活。人與動物不同,人會學習,願意生活更好,所以要多學習。比如說過去,在想初中畢業就已經不得了,後來高中畢業現在不算什麼,現在大學畢業也不過如此,所以這些就是生活的進步。在我小的時候,如果村子裏面有個大學生,那不得了,現在到處都是大學生。
9.爲什麼我們人要活着,那活着的意義又是什麼:
  我現在反問你活着意義是什麼?比方說你自己在家,今天這樣活着,我今天讀書,又希望什麼呢?希望我自己的生活能夠變好,希望自己的生活更好,對不對?

  追求進步,生活好就是進步。今天在世界上我們對生活的水準要求越來越高,所以我們一直希望我們自己達到生活上最高的一個標準,可以說這是正確目標。在過去我讀小學的時候,如果在家裏讀私塾,讀四年五年已經不錯了。後來慢慢的就是一定要讀初中畢業,後來高中畢業,慢慢就是一定要讀大學,考上這個學位。這就是人類不斷的進步。你可以拿臺灣生活來講,比如說我在臺灣已經65年,我算不算臺灣人,我不是生在臺灣,所以說我是大陸人,可是我在大陸只有十幾年,在台灣生活卻有65年了。其實在外國,一般人就認為你住在哪裏,就成爲哪個地方的人,你看美國人,美國人都不是美國人,美國人都是從歐洲去遷移過去的,可是這個美國人他們不說他們是歐洲人,他們說是美國人,而中國人民不論到哪裏去,都說是中國人,就是說這一種人民可以說是中國人的這種傳統,可以說這種對於自己祖先的文化的認同感,就是我們覺得我們身爲中國人而驕傲。在歐洲人的想法,現在德國人因爲到了美國的就變成美國人了,不是德國人了。可是中國人呢?你到美國經過兩代了,還是華僑,還是中國人。這個觀念完全不太一樣。中國人就是這個國家、民族觀念非常深,就是以自己的文化爲榮。甚至在美國經過幾代了以後,他還是中國人,雖然住在美國,但他們還是華僑,以中國的文化為他們身份的認同。
10.爲什麼人死亡後還有分我應該去天堂還是地獄:
  雖然我們常說:「人死如燈滅」好像一切都因著死亡而消失殆盡。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就好比我們爲什麼每年在一些特定的時間要敬拜祖先?我想每個家都是祖宗牌位,逢年過節都要祭拜祖先。如果家裏養了一隻狗,狗死了以後,你會給牠立牌位嗎?可是人爲什麼要這樣呢?就是我們相信人有一個魂,我們這個叫做靈魂,這個魂就是有生沒有死,就是一直存在直到永遠。所以這個魂常在,所以我們常說牌位,我們在家裏有時候放上祖先牌位,就表示我們相信祖先仍然存在著,雖然我們看不見,但他們還在,而且我們也一直希望得到祖先的庇佑。我們天主教說人有靈魂,人的肉身會死亡,但靈魂是不死不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