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路上,不如意之事有⼗之八九,無論是在⾼⼭還是低⾕,其中復原⼒ (Resilience)能夠重整⼼靈旗⿎,從挫折重得⼒量,⼀試再試再試⼀下。⽽復原⼒為個⼈具有的某些特質或能⼒,使個⼈處於危機或壓⼒情境中時,能發展出健康的因應策略。」復原⼒概括⾃⼰的特質(比⽅說你是⼀個正向思考的⼈),以及因為⾃⼰的個 ⼈特質⽽擁有的社會⽀持、資源。復原⼒很重要,若⼀開始看起來順遂的⼈,沒有良好的復原⼒,可能容易⼀遭遇重⼤的打擊就⼀蹶不振。
我們也可以透過辨認情緒,進入「學習」的領域裡,思考解決⽅法。接著進入「成長」的領域中,表現出平靜、耐⼼、同情⼼、創意、樂觀、感恩的⼼、幫助他⼈、活在當下等成為更好的⾃⼰品格。基督徒的世界觀裡⾯,我們相信創造宇宙的真神,祂是⼀位昔在、今在、以後永在的真神,從亙古到永遠不改變,守護著⼈類的⼀切。這是很⼤的恩典,當我們基督徒對神有堅定的愛和對神的信⼼,就有⼒量拒絕恐慌和⼀切外在紛擾的聲⾳。因此耶穌能夠醫治我們受傷的⼼,跟隨天主⽽復興我們純粹的靈魂,真正活出⾃⼰,如稅吏匝凱、浪⼦回頭的⼩兒⼦等。然⽽⽂字、暖圖深刻的含義,⼀幅圖就能讓⼈會⼼⼀笑,產⽣共鳴;有時⼼情跌落⾕底,若有溫暖話語或畫⾯浮上⼼頭,也就能漸漸走出幽⾕。
就像解憂雜貨店的老闆,默默聆聽與真誠⽂字的陪伴打氣,讓各個憂悶愁苦得到安慰與⽀持,勇敢走出陰霾邁向希望。因此為貼近的語⾔或圖像彼此陪伴,是能增強接收者的【復原⼒】進⽽走出困境,擁有重新振作的能⼒。本期校刊主弦86期欲透過難得可貴的個⼈經驗、省思和⿎勵,藉此平台分享、共勉,為⾃⼰和讀者的⽣命加油,重新得⼒。
因此誠摯特地邀請到本校董事長劉獻堂主教擔任解憂雜貨店老闆,親自回覆學子的少年維特的煩惱。除此之外感謝貴賓們:薛井然神父、隨風神父、知名作家連美恩老師、張衛華老師和校友陳念澤先生慷慨提供個人生命見證以及校友潘姵汝依主題進行繪畫設計。另有校內來賓們:段承恩秘書、劉早琴老師以及所有振聲⼈不吝傾囊授出,因著文字和圖繪交流讓⼤家有機會教學相長、彼此精進,得著徜徉在愛與溫暖之氛圍中,如雲上太陽得以撥雲見日。
平安喜樂
主編 潘于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