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天主教會的四旬期精神,透過體驗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總有挫折與失敗,當學生專注的堆疊撲克牌金字塔,但金字塔卻往往無預警的倒塌時,懊惱的嘆息、煩躁的驚呼此起彼落,有些學生在每一次的倒塌後調整方式持續挑戰,有些學生則是選擇放棄或是干擾他人......面對挫折與失敗,每個人的反應皆不相同,在學生體驗與分享後,教師將統整後的學生作業展現於課程中,讓學生從自己期初分享的復原力生命經驗來看見自己的復原能量,強調每個人都具有復原力,並且在適當的練習後,復原力會使自己越來越強大。
復原力所說的,不僅僅是從挫折中恢復的能力,而是有三個階段:
⮚ 勇敢直面,接受失敗與軟弱。
⮚ 從中學習,吸取教訓調整腳步。
⮚ 滿懷熱情,堅持到底,賦予意義。
課程最後以鋼鐵人小勞勃道尼、德蕾莎姆姆、珍古德博士為典範結尾,砥礪學生不要被一時的挫折擊潰,而要有越挫越勇的堅持,當我們懷抱熱情與信念努力成就自己時,也要能接納過程中的失敗與軟弱,唯有承認錯誤才能重新開始,而這個追尋更好的自己的歷程所散發的光芒,也能成為他人生命軟弱時的溫暖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