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6
實踐愛德豐沛生命
實踐愛德_課程概述

林吟娟主任

 

課程一  以基督的心為心

  • 看圖說故事,帶入「善良的撒馬黎雅人」
  • 介紹「四旬期、國際明愛會、愛德運動」
  • 四旬期重點在於「祈禱、更新、行善和悔改」,不斷的修正自己,為幫助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

課程二  以祂的眼看世界

  • 以故事介紹耶穌三次受試探,連結學生受誘惑之生活經驗帶入反省。
  • 巧克力的黑暗面,看見不正義、被幫助的需要?---結合人口販運影片結合今年的布旗介紹四旬期愛德運動主題「行善不要厭倦!應向眾人行善!」
  • 行動邀請


潘于萱老師

 

課程一 何謂四旬期? 

  • 影片釋意四旬期的意義
  • 探討四旬期與自己的關係
  • 透過”四捨五入”歷程完成個人四旬期的愛己利人行動

課程二 關懷貧窮分享愛

  • 透過影像了解”貧窮”
  • 探討分享V.S貧窮
  • 以烏克蘭戰爭為例,列出關懷清單

 

影片資源分享

看見貧窮: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wiZXtxEKOU

世界上10個最貧窮的國家: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bwTMjpqsbg

月經貧窮: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0XN_04u7W4

烏俄戰爭相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GkH_JR6No4&list=LL&index=7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V73LlQxEOo&list=LL&index=5

 



龐心怡老師

 

課程一

  • 小組討論/組間競賽【一元可以做什麼?】
  • 一元的價格v.s價值
  • 當一元不再是一元【赫曼家的晚餐】
  • 愛德運動介紹

 

課程二

1.四旬期是什麼【自省與克己】

2.IQ Light自省行動:行善不要厭倦【寫下今天的善意行動】

   祈禱不要厭倦【寫下今天的祈禱意象】

   對抗生命中的惡【寫下今天克制的私慾】

3.完成IQ Light成就生命中的圓滿(持續至復活節)

影片資源
世界現況、善力超人、團結力量大、憐憫心激發、撒種與收穫五類,請教師們可自行參用。


愛德行動_ 學生回饋與分享
多一美 郭漢妤

捐髮幫助他人
國一愛 林庭羽
  大部分的人都有一頭漂亮的頭髮,但有些人可能因為生病等因素,為了治療而沒了頭髮,因為大家的嘲笑,而感到自皁,但有很多人很善良,他們剪掉自己的頭髮,幫助那些病患,讓他們重獲擁有秀髮的樣貌。
  生命教育課,老師讓我們看了一部影片,有一所學校的學生,把自己的頭髮留長,剪掉捐出去,而且不只有女生,連男生都不怕大家的眼光,為了幫助他人,捐出自己的頭髮,最後收集到的頭髮非常多,但還是不夠做一頂假髮,只不過他們的愛心還是有傳送出去。
  雖然說你可能覺得沒什麼,只是把頭髮剪掉而已,但對那些病患來說,這是一個很大的幫助,而且有些人還捨不得剪掉,但如果每個人都捐出一些愛心,你可能覺得微不足道,但積少成多,只要把大家的愛心堆疊,就能把小愛化為大愛。
  雖然我也想捐髮,但因為我的頭髮有受損,所以不能捐,但我可以透過其他方式做愛心幫助他人。

愛分享.分享愛 ~ 讓世界更美好
國一義 潘穎婕
  「什麼是生命?什麼是人生?」這或許是很多人心中的一大疑問,有些人認為應該要做出一些改變世界的舉動有些人認為人生應該及時行樂,快樂最重要,也有些人認為一生平平淡淡,不要有災難就好了,我一開始也很疑惑,直到上了豐沛生命的一堂課。
  振聲每個禮拜都有一堂特別的課―生命教育課,老師一步步帶我們認識生命,認識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讓我們在繁忙的課業中暫時靜下來。
  而隨著四旬期愛德運動的開始,我們在生命教育老師的引導下,學會了愛人愛己,學會了為別人,為這個世界祈禱,學會了節儉,我們將每天省下的錢,捐給明愛會,我們把愛分享給別人,讓世界更美好。
  我知道了,生命就是要不斷地傳遞愛,從愛自己,到愛家人、同學,到這個社會,這個國家,最後到全世界的每個角落,讓我們大家沉浸在愛的氛圍裡。
  我相信,在我了解了生命的真諦後,在我了解這個世界後,在我了解愛後,我的生命一定會變得更多彩。

廣一真 曾嘉貽

實踐愛德.豐沛生命
國二誠 賈本旭
  上一節課,有時可以讓你獲益良多,啓發生命;有時能讓你增廣見聞,學習新知識;有時卻只是蹉跎時間,毫無長進。在振聲中,每一堂課都如坐春風般令我成長。然而,有一堂課雖然不是主科,但在我心中,它所帶給我的東西彷彿心靈的補劑,深深地影響著我。它就是概念抽象的―生命教育課。
  因為振聲是天主教學校,所以每個禮拜都有一節生命教育課。課中會闡述聖人的事蹟、學校的歷史、宗教的特色......等等。其中,有一堂課最令我印象深刻,那時的主題是:愛德運動。在這期間,我們可以把錢捐給教室前方的小桶子,然後老師就會把錢統一交給慈善機構,最後這些錢才會透過機構交給世界上有需要的人。因此,老師在課堂上播給我們看一部紀錄片:影片中有一位生活在垃圾場裡的小男孩,他每天的食、衣、住都來自垃圾堆中,生活非常困苦。
  這讓我開始反省自己:平常吃、喝、玩、樂花的錢從不手軟,卻沒想過世界上還有小孩三餐不得溫飽,無家可歸。此事勾起了我的同情心,馬上捐了一百五十元。雖然聽起來沒有很多,但我相信只要每天捐一點,一段時間後積少成多,就可以累積成一個大數字!
  俗話說:「助人為快樂之本」,在我們平安喜樂時,幫助一些正承受著苦難的人們,這何嘗不是一個善良的行為?希望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可以幫助更多人!

豐沛生命的一堂課
普三功 鄭諾言
  四旬期,是一段內省、安靜、藉著刻苦己身來滌清自己靈魂的時期。這四十天中對於我們學校來說是非常特別的日子,但對於剛入學的新生來說,是非常陌生的。
  在課堂中,老師為我們講解了四旬期的意義和由來,接著給我們看了一部影片,在遙遠的一方,原來有人得倚靠垃圾山維生,沒有乾淨的水、食物,只有酸臭與蟲子相伴,而那種日子我完全不敢想像,當大家陷入沉默為影片中的人感到難過時,老師便鼓勵我們捐錢,為世界做出付出,就算只是一元,即便那看起來如此微不足道,但那可能是面對苦難的人的一根救命稻草。
  在之前我一直認為學生的身份是個被照顧者,但因為這堂課我明白到我們也能夠當一個照顧者,我們可能渺小但當我們聚在一起時,那力量是非常強大的。
  在這短短的一個小時,我獲得成長,也使我豐富了生命、使我難忘。

廣一善  周崑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