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 可否先簡述投資理財課程的設計理念?
投資理財課程設計起緣是配合108課綱設計商科多元選修課,希望藉此課程讓商科學生做不同專業科目跨科統合應用及跨領域學習。設計理念從高一「基礎基理財實務」,學習規劃管理自己的金錢,為自己財務負責,目標是存下人生的第一桶金(一百萬)。有了人生第一個一百萬,高二開始學習如何將一百萬錢滾錢,透過時間的複利力量把錢變大,同時培養心理素質,有耐心及平靜看待投資工具波動。高三課程,學習外在環境,包括經濟、社會、科技及政治等(例如:俄烏戰爭)對企業經營可能造成影響與風險,故要學習看懂商業財經雜誌,了解時事及局勢變動,才能做企業經營及投資規劃與調整,也就是越了解狀況就會有投資定見,從而享受時間帶來財富長大過程。
Q2. 您認為投資理財對一個人的影響是什麼?
我覺得投資理財可以改變人生!
透過閱讀一些投資達人故事及經典書籍,再加上自己實踐過程發現的秘密。 改變人生原因不只是因為財富增加,且財富增加非短時間能達成,需要有耐心。受惠最深是的—做中學,也就是投資理財過程中的閱讀及學習,不斷修正自己想法做法及修練自己心態,養成好習慣及生活紀律,在生活中執行善的循環,看待任何事情都能以長期投資想法就不會短視近利,有長遠規劃與紀律執行,成果自然水到渠成。
Q3. 透過課程,妳與學生們分享了許多知名人士,包含馬雲、伊隆.馬斯克、巴菲特等,可否分享您最欣賞的人物? 其欣賞的理由。
透過企業家故事介紹,讓學生發現許多企業家如同一般人一樣,只是多具備了一些成功者特質與習慣,認識一個人成功並非偶然,是經過不斷自我挑戰困難及挫折而進階的人生,也讓同學對未來職場做好心理上準備。
至於個人最欣賞是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先生,常和學生分享張忠謀先生是老師心目中的男神。從張忠謀先生個人自傳及訪談中提到他人生最挫敗的事,就是24歲考了二次麻省理工學院(MIT)博士班,卻沒考上,但現在回想過去這段歷程,卻又覺得是人生最幸運的事,為何呢?因為若去讀博士班,世界可能會多一位有名教授,但卻沒有今天的護國神山台積電,多麼美麗及激勵人心故事!
其次,張忠謀先生的誠信正直的器識也深深打動我,讓我發自內心敬重與認同,他的最有名企業經營理念—「好道德就是好生意」,企業經營要講究誠信不欺騙,可以為顧客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就能賺錢,這樣理念也引領台灣企業朝美好高層次道德經營。我也把這個故事分享給學生,向正向的生命典範學習與碰撞,總有機會碰撞出生命火花。
Q4. 學生分享到課程中參與了「虛擬投資」,雖沒得名,但從中獲得美好的學習經驗,以及學習如何判斷股價的走勢,教學過程中是否也豐沛了老師您的生命?
是的,學生給予回饋豐富我的生命,每當在批閱學生學習回饋心得及投資看法時,是我在教學過程中最享受的事,孩子們回饋及看法,讓我知道他們真得有學到心法,給我鼓勵想繼續推廣理財教育的熱情。另外,感謝學校圖書館,提供每年能推薦新書的機會,透過閱讀大師著作,讓我慢慢培養出一點對投資定見及哲學,原來站在巨人肩膀真得可以看得更遠更長久,世界上聰明人的智慧經驗,拿來用時才會發現其珍貴無比,很值得將寶貴的人生智慧迫不急待與學生分享。
Q5. 許多學生沒有機會參與您的課程,藉由主弦平台,關於投資理財是否可以簡單分享幾個正確的概念? 或是想對學生說些什麼?
關於投資理財有三個體悟與同學分享
1.最好投資就是投資自己,知識愈多財富愈多—巴菲特名言
學習永遠都是穩賺不賠,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成就未來更好自己。
2.積極管理自己的金錢,存下人生第一桶金,時間會幫助你達成雪球財富
生活中錙銖必較省下每一塊錢,藉由學習理財投資知識,隨著時間經過,複利會幫忙把你的錢變大。
3.投資不是賭博,切勿對投資有過度幻想,而不去工作
財富累積非一蹴可幾,需要高尚品德、生活紀律、學習累積、及一份專業勞動收入來灌溉,且要有心理素質及耐心,等待你的蘋果樹(財富)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