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命教育活動報導-
從彼山到此山著作、彩繪玻璃畫談生命力

圖/文:潘于萱 主任

  2022年10月18日生命教育室特邀耶穌會士丁松青神父蒞臨振聲,十分感謝神父在凌晨天還未亮便就從新竹清泉下山,舟車勞頓抵達桃園與本校教師們分享《從彼山到此山》著作和彩繪玻璃畫由文學和繪畫等美學角度來談生命力。恰巧今天也是藝術家的主保聖路加瞻禮,再加上丁神父的豐富課程,馬不停蹄二場研習一連四小時的不歇息,研習參與者依然在如此美好的一天中享有身心靈充足電量。

講者丁松青神父從著作談生命力
參與教師們持神父親筆簽名著作和神父合照

  《從彼山到此山》著作將大家帶往2014年當時神父於安息年親赴黎巴嫩尋根訪親,在無任何預先安排和計畫中,勇敢地踏上未知卻必定要完成目標的旅程,途中一點一滴隨著天父的照顧就像是拼圖一樣,終將家族史完整完成。再觀照自己在台灣服務的清泉,無論是環境、文化背景和所行的服事等都跟自己的成長背景有所連結,即使遇到挫折、難受和離別,神父以愛還愛的方式將對家族的思念、感謝,用愛的方式透過對人的照顧或是藝術創作傳遞出去,延續來自家人愛的泉源去生命影響生命、榮耀天主。

講者丁松青神父從彩繪玻璃畫談生命力

  接續彩繪玻璃畫生命力,神父先以愛的祝福為主題影片,播放個人創作天使系列彩繪玻璃畫作品,三分多鐘的影片聚集場上所有參與者的注目,美輪美奐之作映入眼簾同時美的震撼住眾人之心深處。隨後神父再細細解說彩繪玻璃畫繁複又專業的浩大工程,因如此用心嚴謹的道道程序才能成就出一件件歷久經典之作,除此之外還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瑰麗炫目的彩繪玻璃畫作才能裝置於適當的位置,例如數十年前神父因緣際會看到教會海外報紙上有則消息指出比利時某教堂要拆建,當中有批卸下的彩繪玻璃畫可提供給需要的耶穌會教堂使用,丁神父心喜費力地要到這些百年歷史美作,後適逢台北聖家堂整建,當時本堂王神父洽詢丁神父且上山親訪看了作品,大小尺寸和數量就像是為聖家堂量身打造出的18件作品,因此丁神父也慷慨成就此天作之美事。

  無論是彼山或是此山,又無論是寫作或是繪畫,丁松青神父都盡百分百生命力將絕好的塔冷通發揮淋漓盡致,去幫助所有他所認識、不認識的人們,如同神父在清泉的第一個朋友在《亞威-山上的孩子》書中說的:「神父一如既往真誠地說是來種菜的。有的人被種在肥沃的土壤上,自然就長得高大強壯;有人是被種在石縫中,需要有人發掘灌溉,細心照顧才能長大。」

參與研習者們喜獲神父的彩繪玻璃畫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