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現代,我們擁有豐富的資源與資訊,但其中有很多是我們「想要」而不是「需要」的,導致很多東西最後變成多餘的,被我們浪費或者成為生活的累贅,因此我們才會需要「斷、捨、離」——「阻斷、捨棄、離開」,不管是衣服、書籍、3C產品、小時候的玩具等,都是「斷、捨、離」的方向,為的就是輕鬆、愉快、不為繁文瑣事所累的生活。
我有個很要好的朋友,我都叫他「行走的百科全書」,因為不管我有什麼疑問,他都能給出答案,並且我們也有很多快樂的回憶,例如:很幽默的他,常常讓我哄堂大笑,我們還會一起打電動;一起看羽球比賽;一起看電影等。雖然他有很多優點,但他還是有缺點的,像是:他很容易分心,每當我在專心唸書時,他就會邀我看影片、打電動或聊天,還有當我規畫好事情的輕重緩急,準備執行時,他就會製造「改變」,邀我打電動或瀏覽社群軟體,讓計畫無法順利執行。因此我常常在想要不要跟他絕交或勸他不要打擾我,雖然他常常造成我的困擾,但也讓我有很多快樂的時光。
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我想出一個「兩全其美」的做法,那就是:每當我要專心處理事務時,就叫他去找別的朋友,空閒時再跟他打電動或看電影,經過這項改變,我的讀書效率增加許多,有更多時間做想做的事,我也變得更有自信和成就感,生活也過得更輕鬆、愉快,不再因事情沒完成而煩惱。這個「朋友」不是別人,就是「手機」。
這次的經驗讓我學到許多,讓我感受到原來「斷、捨、離」後的生活是這麼自在,希望大家都能找到生活中的累贅,用「斷、捨、離」讓生活變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