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吃一口蓬鬆的舒芙蕾,也許是獨自享受一個靜謐的午後,也許是和親密的人們敞開心房暢談理想,也許是有個人站在你身後成為你的底氣,支撐你勇往直前,諸如此類,不勝枚舉,在此之間我們在某一刻確切的感受到了幸福,而我們如何能長久的和幸福共存?
幸福是一種複合式情感,得到幸福的方法很多,但我認為其中有一個很關鍵的條件:滿足!當人們感覺自己擁有,心裡就會湧現滿足感進而感到幸福,因此我認為容易滿足的人最能感到幸福。
孔門七十二弟子之一的顏回如何「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不改其樂」呢?我想是因為他能隨遇而安,沒有暗潮洶湧的慾望,只有苦中作樂的單純與滿足。也許有人認為這是不上進的表現,但我認為這才是他的可貴之處,亂世之中修身養性、韜光養晦,由此可見顏回有一顆七竅玲瓏心,對世事的通透更甚於他的老師。
從顏回身上我看到了滿足和幸福的關係,人若是汲汲營營於慾望而不知足,那便難以感受到幸福。我想,幸福的真諦便是知足,放下欲深溪壑的執著,最後才能與幸長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