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居住鄉間,有許多屬於泥土芬香的幸福記憶縈繞心底,像一則則鄉野傳奇,迴盪耳邊......。
之一 甜柿與絲瓜
一位在台中摩天嶺深山種柿子的遠親,每到秋天熱情邀家父家母上山摘柿子。
摩天嶺的柿子特別甜,甜如蜜!柿葉落下一片片,枝頭結滿橙紅鮮果,形成一幅吉祥的視覺饗宴,不禁想到東京的巷弄,秋天時也一株株柿子滿滿結實!(遠古的日本童話描寫:柿子與螃蟹——種於海邊的柿樹)
摘柿子歸來的母親特地拿絲瓜給我,說:「這是從深山柿園,山頂的絲瓜藤所摘的!纖維細緻,多汁、清甜。」
聽母親介紹時,感覺山中絲瓜真奇特,其根系可以過冬,不像平地絲瓜年年須重種;山中絲瓜,不限季節,四季結實!
寒冬,晚餐烹煮母親贈予的絲瓜,難忘的與山中絲瓜晚餐!
之二 大雪山劇場名伶:墨點櫻桃
大雪山森林國家公園的前身可溯及民國47年時「大雪山林場」,植滿豐富的巨木與鐵杉、扁柏、紅檜、楠木⋯⋯。後因大量砍伐,建築廟宇,製作家具與木雕,在中台灣東勢開採二十年,於民國62年底結束營運。63年起,原轄管作業範圍歸併於大雪山示範林區管理處,78年大雪山示範林管處與大甲林區管理處合併為東勢林區管理處。其後,將林業經營的觀念逐漸導向為森林資源保育與遊憩。
大雪山林相、生態原始,雲霧繚繞,在此山漫步,滌盡庸擾,注滿寧定。久聞大雪山國家公園其名,剛好同事邀請同遊,決定順著東勢、谷關蜿蜒山路,驅車登山,歷時一小時半抵達。隨高度上升,豪雨突襲,卻澆不熄昂揚的爬山雅興!
雨中爬山,一群同事皆撐傘,堅持登高至天池、神木區;兒子貼心陪我慢走,盡興拍照。細賞毛地黃亭亭綽約,雨珠在針葉林間晶露瑩亮,天池煙霧瀰漫,神木參天巨碩,回程時發現山羌與帝雉。雨停,乍現閃耀金光。
能在山中認識新植物總特別開心,像旅遊至陌生國度,偶遇新朋友,推開關鍵的一扇窗,望見希望的光束一絲一絲灑落。在雨天的大雪山,不期然遇見森林劇場,優雅、隱逸的名伶:墨點櫻桃!在探尋小神木途中,望見一棵巍巍聳立的「墨點櫻桃」,濃綠繁葉,輕嚐葉片還有杏仁味;其美麗樹形與名字,將永遠刻印心版。
之三 燈籠果篇
2020秋季至2021春季,持續八個月,菜園一隅,一株高與身齊的燈籠果,絡繹結綵,歡欣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