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師長幸福分享 -
活出自己的幸福人生


圖文 / 謝其玶 老師
每個人一生的努力都是在追求幸福,幸福到底是什麼呢?

  幸福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肚子餓時,吃到一份美味的餐點是幸福,心情不好時,朋友的鼓勵與溫暖的擁抱是幸福,幸福很簡單,在我們每天的生活中發生。幸福也不簡單,需要花很多時間,甚至是一生去尋找與努力追求的。對身處戰亂中的難民,幸福是今天能活下去,能有食物可以吃,有一個安全的地方可以住。對渴望有個家的孩子來說,幸福是爸爸媽媽的愛,感受到被關心與歸屬,對人權受到壓迫的國家人民來說,幸福是能有言論自由,能擁有身為人最基本的尊嚴以及好好生活的權利。幸福沒有衡量的指標,金錢很容易淪為衡量幸福的方式,有錢就一定幸福,沒有錢就一定不幸福嗎?
  曾經有一個人用他的生命向我們訴說什麼是真正的幸福,他是德蕾莎姆姆。他出生在一個平凡的家庭,父親曾經對她說「只要你相信自己是對的,就絕不要放棄」,他的母親告訴他「同情心具有永恆的價值」,所以德雷莎姆姆的愛又堅定又有溫度。他18歲成為修女,自願到印度服務,原本一心想要的是去幫助印度的窮人,結果卻進入了一個貴族學校當老師,每一天他在學校內看著高牆外的窮人到處行走沒有飯吃,他的內心非常的煎熬與掙扎,常常問自己,我到印度到底是為了做什麼。有一天他在火車站看到一個衣衫襤褸的老人,以沙啞的聲音,跟他乞討一些水來喝,那個畫面深深地觸動了他,他決定離開學校,進入窮人的世界。

  他的這個決定並沒有獲得學校的支持,到了貧民窟,那裡的人也不接受他,認為他是來傳教的,禁止他接觸他們的孩子,但德蕾莎姆姆並沒有放棄,他分享給當地的孤兒僅有的食物,教他們認識英文字母,用實際行動讓印度的窮人開始認識他,最後稱他為印度的母親。

  在這一路上他碰到的挑戰很多,從外界的拒絕與誤解,到自己的軟弱與有限。從一開始面對痲瘋病人潰爛傷口的不適應,到能擁抱一個全身上下都是蛆的老人。獨自一個人進入貧民窟工作,也曾因為孤單而想念在學校有學生陪伴的幸福時光,但最後他告訴自己要記得自己內心最深的聲音~陪伴這些被世界遺棄的人,堅守住自己的選擇,堅定自己的信念,用生命影響許多人,也因為這份努力,世界上許多窮人、被遺棄的人被看見。在獲頒諾貝爾和平獎時,不斷提醒世人,這個世界上最大的貧窮不是身體的飢餓,是缺乏愛。德蕾莎姆姆的幸福來自於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實現了生命的意義,完成自己的使命,活出自己想成為的樣子,也讓這個世界因為他更美好。
  對我而言,看見生命的成長是幸福。感謝天主!在振聲任教這八個多月來,看見許多孩子從懵懵懂懂,到現在堅定燦爛的笑容,心中感到無比的喜樂與感動,能陪伴孩子走這一小段人生的道路是幸福的,能與孩子們建立一份彼此信任、彼此分享、彼此支持的關係,更是一份最美好的禮物。如同德蕾莎姆姆勇敢聆聽內心的渴望,活出自己的幸福人生,未來的我會繼續謙卑學習,擇善固執,用生命陪伴生命,做一個有溫度的生命教育老師。

  孩子們,謝謝你們的陪伴,與你們在一起的日子是幸福,未來的我們都要活出自己真實的樣貌,承擔起生命的責任與挑戰,擁抱幸福的人生,愛你們的飛妮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