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一代〈民國十七年〉生於貧窮,經歷戰爭、逃亡、飢荒,幾次和死亡擦身而過,國家政治處於軍閥霸山為王時代,相互攻擊,人民遭殃,生靈塗炭,哀鴻遍地,苦不堪言,北方發生直奉戰爭〈河北和遼寧〉,我母親說我小的時候一提起「兵來了」便嚇得打哆嗦,小小的人兒已知兵禍之可怕。
我生於民國十七年農曆十二月二十一日,聖母獻耶穌聖嬰於聖殿,俗稱「獻堂」瞻禮,領洗神父給我起名獻堂,領洗聖名為路加,上有三個姊姊和哥哥及嫂嫂,父母的寵愛,兄姊們照顧「有求必應」,外在環境雖不好,但家庭氣氛很溫馨,兒童期很幸福,常心存感激。
民國二十年九月十八日〈九一八〉日本兵強佔東北三省,成立滿州國,中國政府忍辱負重,忍氣吞聲,無力抵抗,只能發起抵制日貨洩憤,以示抗議,我自幼深受影響,到現在還反日,不喜歡日貨,不買日貨,初到台灣,本省人喜愛日貨,店主常說這是日本貨,我扭頭便走,店主不明就裡,認為不識抬舉,不識貨。
民國二十七年七月七日〈七七事變〉日軍挑釁,幾位中國年輕軍官忍無可忍,起來應戰,全國軍民響應,發起全面抗日戰爭,日軍裝備精良,我國軍「官比兵多,兵比槍多」,日軍勢如破竹,中央軍無力抵抗,死傷慘重,節節敗退,為抵制日軍攻勢,破黃河大堤,阻擋日軍侵掠,付出慘痛代價,老百姓的傷亡、房舍和田作物的損失不可數計,慘不忍睹。日軍很快佔領了華北,而後華中和華東也都淪陷,中國中央政府退避到四川重慶,因天然屏障,日軍無法侵入,日軍以空軍優勢,每天轟炸重慶,政府官員和老百姓每天躲警報,藏在防空洞裡,吳經熊先生和蔣委員長中正先生共同翻譯聖經中的聖詠,就是在防空洞裡完成的。
民國二十七年〈一九三八年〉秋,日本軍隊已到河北獻縣地區,我自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便陷於淪陷區,每天提心吊膽,害怕大禍臨頭,「河間大修院慘案」日本軍於一九三八年七月十五日逮捕了二十五名中國人、四位神父、九位大修士、教師和員工,這些人被抓走後「活不見人,死不見屍」,據聞全部是被活埋了。
獻縣天主堂有一莊園,名為雲台山,面積約有五頃地,離獻縣教區主教公署約十二華里,據聞是漢朝匡衡的墳墓,園中種植葡萄和多種水果樹,也是主教和神父們的墓園,古木成蔭,也是神父避靜和休閒的好地方,我們就讀獻縣慕華中學時遠足到雲台山是最高興的。
民國三十年〈一九四一年〉六月末,八路軍在雲台山園中隔著圍牆伏擊,打死兩名「皇協軍-漢奸兵」,雲台山的神父、修士和員工都被逮捕,獻縣天主堂神父、修士和修女,以及男女學生千餘人被圍困達一個多月,這期間僅有三位西班牙修士:高欲剛、藍祖青和陸毅,照顧我們初高中學生三百餘人,這次有神父、修士和教職員工共二十五人被殺害,主教和神父、修士、修女等坐牢月餘,受到許多折磨,趙主教出獄時,已不成人形,這次事件,神父、修士和教職員工共二十一人被殺。
民國三十三年〈一九四四年〉五月二十一日日夜間,數名八路軍全副武裝,押著一名被俘的日本兵,跳牆到獻縣天主堂耶穌會院,幾隻大狗狂吠起來,理家吳金瑞神父和兩位輔理修士出來查看,那時有幾個武裝八路軍,有的把守著門,有的埋伏在屋頂和圍牆上,不讓人行動;他們壓著一名日本兵到西牆邊,隔街便是日本軍營,用火燒他,哀叫之聲讓日本軍營聽到,欲給天主堂栽贓,但因有風有雨,日本軍營沒聽到,八路軍便把屍體丟入大池塘中,一天,米修士打魚,網上來日軍屍體,神父們便把軍裝服脫下燒毀,把屍體埋了起來,深知事態嚴重,大禍臨頭,便密報耶穌會羅馬總部,總會長與日本耶穌會會長聯繫找一位有力人士到中國解決問題。一位德國籍穆神父來到獻縣總堂,他在日本服務多年,說流利的日文,很有名望,與政府關係良好,他來到獻縣總堂了解實情後,他不去日軍駐獻縣日軍部,而直接與日軍河北省司令部交涉,日本與德國為聯盟國,日本又很看重德國,因此談判很順利,大事化小,最後日軍僅逮捕了院長廖雅邇神父一人,其他人有驚無險。民國三十五年〈一九六四年〉八月十四日晚日本天皇宣告日本投降,結束了中日八年的戰爭,中國勝利了,舉國歡慶,勝利了。
日軍撤退,八路軍立即佔領了獻縣總堂,起初還算客氣,不久便開始清算鬥爭,本國神父躲避到鄉村,我家最多住過五位神父,外籍神父受到公審,遭到驅逐出境,到天津和北平一些大城避難,中國神父隱藏在鄉間教友家中,趙主教把大修院和慕華中學學生都遷往北京繼續讀書,至民國三十八年〈一九四九年〉共產黨佔領全中國, 國民政府遷來台灣,我們一群人以難民的身分逃往菲律賓,趙主教隱藏鄉間我村東双坦一戶教友家中,文革時,死於獄中,僅用一領破蓆裹屍,埋於一溪邊,平反後,憑一聾啞人的指點,才能找到趙主教的遺體,安葬於雲台山墓園。
菲律賓八年生活苦了點,但讀書進修很順利,八年畢業〈哲學三年、實習一年和神學四年〉後,有幸被派遣去羅馬傳信大學攻讀法律,三年取得博士學位,再去比利時攻讀教育碩士,台東瑞士白冷會會長錫質平神父邀我去台東天主教公東高工任教兼教導主任,後轉往嘉義輔仁中學任教務主任,而後蒙教廷駐華大使高理耀厚愛,到教廷駐華大使館服務,作為台灣天主教大專、中、小學聯繫人。
民國五十三年〈一九六四年〉振聲中學成立, 我為董事並選聘為校長,民國六十九年〈一九八o年〉十月中旬,聖教宗若望保祿任命我為主教,民國七十年〈一九八一年〉元旦舉行晉牧禮,至二oo四年十二月四日七十五歲退休,無任一身輕,度退休的生活:祈禱和讀書,有靈感時寫些文章,積少成多,便於晉鐸金慶時出版一本《天主的僕人》,印刷一千冊分贈親朋好友,二o二一年尾計畫於晉鐸六十五周年和晉牧四十周年出版一冊《生活雜記》,現年九十四歲,體力衰退,精力不及,多祈禱與主相晤,期待蒙召,與主相見,幸哉幸哉,進入永遠的幸福,不只憶起幸福,而是享受永恆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