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一 0里程菜圃
八德郊區的霄裡,有浣衣池、三合院、古寺、井水與農田,許多鄰居都自種蔬菜。一位地主鄰居因年紀漸長,沒體力照顧果園,只好任果園荒蕪。年復一年,楊桃、蓮霧、梅子、柿子、五月桃、橘子、火龍果、龍眼、柳丁、樹葡萄、橄欖、新豐梨、芭樂、甘蔗兀自抽長,結出果實,但沒施肥,酸大於甜。
二十年前,我公婆由宜蘭來桃園顧孫,因公公熟諳農事,和鄰舍話桑麻甚歡。一個言談相契的傍晚,地主問:「有興趣開墾荒廢果園嗎?」。
365天,一鋤又一鋤翻墾,一割又一割,砍刈高過人身的雜草。扛一袋袋雞肥混入硬質的泥壤,將土質改良,變鬆軟、宜於栽種!當荒地整成一畝畝井然的菜壟,地主笑瞇了眼,直呼:「真好!」公公接下來又添購菜籽、菜苗、肥料、澆水壺、細竹、鐮刀、袖套、斗笠,搭建棚架,依24節氣種植!
五年前,孫子長大了,公婆決定回宜蘭。先生心想,總不能讓用心整理的菜園再次荒廢,雖然平日上班無暇,但得閒便照顧菜園。光看種子埋下,悉心澆灌,拔草、施肥,讓一株株翠綠向陽而茁壯,就是療癒時光。
2024冬天,菜園裡北風吹拂,蔬菜搖曳如浪。秋末種的茼蒿、芥菜、蘿蔔、胡蘿蔔、初秋、大白菜、菠菜、蒜苗、青蔥、豆子,歲末已陸續有收成。固定種植之外,我們喜歡嘗試,這次雀躍新種牛奶草莓與金桔。草莓苗才種兩週,開了花,有迷你果實。而金桔原種的位置,上方有密生蓮霧樹欉,開花後遲遲未見果粒,等移植陽光充裕處,生命豐沛,結實盈盈。
竹架上一株株的番茄盛開黃花,熱心的鄰居提醒:「要套網袋,避免蟲害與鳥類。」元旦時,立即至菜籽店,買四十個大小型網套。雙手為綠番茄輕巧繫上保護的微雨午後,內心寧靜,未有喧囂。不久,一疊網套悉數用罄,沒留給草莓任何一個,深覺應該多買。
韭菜在冬雨滋潤中,日漸修長釉綠厚葉,開始構思合宜的料理。兩周前已包過水餃與餛飩,先生提議:「換潤餅皮,包春捲?」開心回應:「好主意!」知道大湳市場的巷弄有一家專製潤餅皮,老闆以五具平底鐵鍋,開文火,以手取一團調和過的麵糊行雲流水旋抹360度,呈圓餅狀。待餅皮呈透明狀且邊緣翹起,便將餅皮取出放架上靜置。買到現炊的蟬翼餅皮與絞肉後,洗淨、切菜、攪拌、捲一捲、入油鍋,端上桌。剛好兒子假日返家,全家開心享用。
兒子問:「餅皮是媽媽做的?」我笑笑說:「當然不是。是跟一位夜市賣潤餅的老闆買的。老闆的助手是印尼人,很健談,邊介紹製作方式,邊靈巧拿麵團在熱鍋上一抹,幾秒鐘就烤出餅皮。每天傍晚五點,都有餅皮出爐。」
兒子:「媽媽獵奇,發現我沒注意的。」接著問:「也可以包冰淇淋與花生嗎?」恰巧家裡有雲林黑金剛花生,也有香草冰淇淋。雖沒有花生粉,但剝殼,壓碎,陣陣香氣不亞於市售。平鋪餅皮,以銅冰杓挖取冰淇淋,再酌量撒花生粉,加上香菜,即完成傳統甜點。
廚房一隅的高麗菜與胡蘿蔔,也都是鮮摘的,味甜鮮香,纖維細緻,加上浸泡過的冬粉,炒成一盤繽紛營養的「蔬菜粉絲煲」。
地主分果園讓我們種菜,常感念於心,尊重原果樹,絲毫不摘取。任由高聳的柿子、桃李、芒果、楊桃、柚子,繼續抽長、開花、結果。迎風吹拂中,綠葉搖曳,花瓣飄落,有的果實未熟即落,落在一畦畦菜圃,化作沃壤養分,益生蔬菜。有的果實成熟於枝頭,常有椋鳥呼朋引伴,也曾見到貓頭鷹在炎夏午後半瞇眼睛轉動脖頸與圍觀群眾對視。
生態原始的菜園,常有飛行寶石舞姿翩躚,鏡頭捕捉後,我喜歡翻書查閱,辨識樺斑蝶、青鳳蝶、白紋蝶、玄珠帶蛺蝶......。而困擾的群蚊圍攻,買防蚊液才數周便用盡,鄰居傳授自製的秘方。摘取菜園的左手香,洗淨,曬過陽光,米酒浸泡半年,天然防蚊。
步行三分鐘的菜園,自耕自摘自烹飪,料理後菜梗回歸土壤。提籃入廚,「0」里程;葉梗堆肥,「0」里程。為家人耕耘與烹飪的時光,是一首又一首愛的練習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