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訪大師文章分享 -
專訪花蓮玉里「法國爸爸」劉一峰神父

文圖 / 楊雨青 老師
「如果有神,如果有天父,那祂一定是愛他們的,
所以我也覺得,我不能放棄任何人!」
劉一峰神父
專訪花蓮玉里「法國爸爸」 劉一峰神父之旅
愛永不止息的劉神父
  1966年7月14日,現年83歲的劉一峰神父從法國到達台灣基隆港,先在新竹學習語言二個月,後派到花蓮玉里天主堂服務,一待就是五十八年。受當地居民的尊敬與愛戴,人稱花蓮玉里的「法國爸爸」。

天主教信仰家庭的影響

  劉神父從小在天主教家庭長大,父母親皆是天主教徒,從小受父母親的身教所影響,父母親皆是願意奉獻施捨的人。劉神父從小耳濡目染,也成為一位願意分享的人。在1941-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民生物資匱乏,家鄉的人民百姓很貧窮。劉神父家有一個農場,有種麥、馬鈴薯、和養豬......等,同時也用小麥自製麵包販賣,生活物質還算有餘。戰爭結束後,人民生活很困苦,很多人沒有東西吃,劉神父家的農場因為有很多食物,所以常常有人前來農場詢問:「有沒有東西可以吃?因為他們很窮。」每當有人來問時,劉神父的父母親從來沒有拒絕過任何人,通通很慷慨地分享給他們。劉神父表示這是聖經裡最重要的教導,就是:「要給!常常給!」就像有一首非常感動人心的詩歌《給 都給 全部都給》裡頭所說的「給 都給 全部都給!」。
從早忙到晚不停歇、親力親為的劉神父

傳承聖召之路


  劉神父大學時期就讀哲學的時候,和他人交流哲學思想,也曾問過自己:「我的信仰是從父母親傳承過來,但在這個世界上,是不是還有別的信仰可以相信呢?」雖然質疑是否還有其他宗教信仰可以相信,但最後還是在當兵時選擇走上天主所安排的聖召之路。繼承叔叔想要到亞洲傳福音的遺志......

  叔叔原本要當神父,因為希特勒的軍隊把他抓到游擊隊,叔叔參加遊擊隊是很痛苦,因為那時候希特勒政府說18歲以上的法國人,都要到德國的工廠去做武器,來面對那時候準備登陸的英國。希特勒軍隊從歐洲的北部一直到西班牙都是在海邊,在等待預備登陸的聯軍。所以那時有些德軍也在神父的家,也住在神父的家。雖然是敵人,可是劉神父的媽媽說:「那些德軍都喜歡抱我和妹妹,他們也是人,他們也可能是為人父母。現在正好待在我們的家,在等待援軍要來。」

   神父的叔叔後來他決定不要去德國,他和朋友在法國東部入隊反對德軍。因為那時候法國是被德軍佔領。有一天他們兩個人被抓,可以說是整夜被虐待,全村莊的老百姓都聽到他們的痛苦哀嚎聲,可是他們沒有說出他們的領袖是誰、藏在何處。隔天凌晨時就被槍斃了。

  後來,劉神父的阿嬤在神父十三歲的時候跟他說:「也許有一天,你會代替你的叔叔到亞洲去服務。」當我回想起這個經歷,我發現:「這不是阿嬤對我說的話,而是天主用我的阿嬤的嘴巴來告訴我。」它就像是一顆小小的種子,種在我的心裡。我並不是一時決定要當神職人員,而是慢慢地思考與分辨,最後才踏上這條聖召之路。

  當時叔叔原本快要當神父,他已經準備好他的彌撒要用的聖爵杯,在杯子的底部有寫Yves,這個名字跟劉神父的法文名字是一樣的。後來叔叔死了以後,聖爵就還給他的爸爸媽媽,也就是神父的阿公阿嬤,所以當神父要準備要來臺灣的時候,神父的阿嬤把聖爵交給神父說:「這個本來是我的兒子,你的叔叔要用的。現在交給你,你以後要每天用了。」所以我現在每天在用,已經用了快五十九年。Yves是法國一個聖人的名字,是十三世紀的一個神父,是律師、遭遺棄兒童的主保聖人、是「窮人的代言人」。Yves聖人特別幫助窮人,當有人要去法院,他就特別為了他們講話,因為那時候有很多的貴族,他們會虐待比較窮的人,或是農人。Yves聖人幫助那些窮人並替他們講話。

  劉神父提及自己的名字,認為自己的名字應該是叔叔取的。因為那時候父母親怕神父還沒有領洗之前,也許會死,因為不會喝母奶。一喝就會吐,所以神父出生當天,媽媽怕孩子會死,叫叔叔帶孩子到聖堂給予施洗。所以神父受洗跟出生的日子是同一天。後來神父是怎麼活下來的呢?因為在神父家裡有牛,有一種機器在製成奶油之後,會剩下像是水一樣的物質,可是很酸,劉神父後來喝了這像水的物質就活下來。
劉神父的叔叔留下來的聖爵杯

海島台灣是第二個家


  巴黎外方傳教協會於17世紀1668年開始派一些神父到亞洲,從泰國、寮國......等地。在劉神父被派遣之前,神父們海外派遣到亞洲各地服務,通常是由傳教協會指派。協會派你到哪裡,你就去!可是劉神父那一年不曉得什麼原因,協會第一次問劉神父說:「你喜歡到哪一個國去?你要寫哪一個?」

  早期外派的神父回來休息兩、三個月,都會在雜誌裡面寫一些關於台灣的文章,所以劉神父也特別注意到臺灣的文章,看到在臺灣有很多的民族,也有很多的文化,很多不同的宗教信仰。還是一個島!由於劉神父的故鄉是住在海邊,劉神父心想我大概還可以去海邊玩水!於是就跟協會說:「我要去臺灣!」

  後來,院長宣佈:「派你到臺灣去!」
台灣是神父的家,大家和神父禱告後一同用餐

愛永不止息~訪談劉神父生命中經歷的故事
「重新再來、永不放棄」一直是神父心中最重要的信念
一、回收場大火,燒出台灣人的愛心

  一個星期六的早上,我聽消防隊的車子經過,我心想:『唉!那麼早又有火災,可是還沒有想完,就忽然有電話打來,警察跟我說:「趕快把你的遙控器拿到回收場,回收場都在燒火!」所以我拿了遙控器,就跟裡面的人說:「兩個倉庫都燒了,黑煙冒了出來,我們有很多衣服都被燒了,還有很多的櫃子也是......。」

    消防隊用一個鐘頭的時間控制火災,有一個記者來問我:「神父,現在你看都燒掉了!」我說:「我們要整理,我們重新再來吧!」

從星期六早上到星期一的早上十點鐘,會計就跟我說:「有很多人寄錢來!」我覺得應該是足夠來整理兩個倉庫,所以當下就用他的手機,錄影對大家說:「如果你們還有一些錢,可以拿去幫助別人,我們這邊應該是夠用了!」過了不多久,我們就整理好了,整理好之後回收場變得更漂亮!

縱火人是我們的自己人,我們沒有告他,但因他自己承認是他燒,所以他就被帶到監獄去三年了。三年以後,他出監了。就回到這邊來,他笑著跟我說:「神父!我已經回來了。」我說:「回來了!來工作啊?可以啊!就一個條件啊!不要再燒了!不要再偷東西了」。所以他就回來工作。但沒有多久,他又被關了,因為他很會燒東西、也很會偷東西,所以現在他又送回去監獄了,還要等一、兩年才能回來。

大家都非常地慷慨,一下子不到兩天時間,特別是週末刻意捐錢過來,其實那麼多的錢我們夠用。但有一個小孩子要捐15塊。這個小孩子說:「請用這個錢來修理回收場的車庫,可是他的媽媽用三十塊錢郵錢,來寄他的15塊!」有時候,我們可以看那些人,也不會想很多,看起來是不值得的事情,可是另一面他們的心都是真,這個的很好!
全台的愛心捐款湧入,重建資源回收場和二手物品店
二、陪伴與關懷喚浪子回頭

  有一位孩子不是教友,名叫阿團,為家裡唯一的兒子,從小會在教會聽故事、參加教會活動、一起去游泳、照相、看電影、廣泛學習。長大後,因為被寵壞了,他習慣喝酒、習慣做一些不好的事情、參加那些不好的事情。後來,他進了監獄,找心理醫生會診,發現他腦部有問題。後來出了監獄後,大家都不太敢接近他了,所以找工作十分困難。我幫他介紹養豬的工作。可是第二天他做得不高興,他又回來了。所以他回來以後,約九個月時間在我這邊工作,那時候,我需要陪伴他,因為如果不陪伴他,他就很容易又開始做壞事。
劉神父分享親身經歷的生命故事
三、將炭火堆在敵人頭上

  有一個人,一直告教會!星期一到星期五,有老人來這邊辦活動,他告;我們的教授老師來這邊,因為他覺得他們對他不好,對他沒禮貌,也告;覺得這個教堂不安全,也告! 但那人吃飯時間一到,每天就會吃我們的飯,一面吃我們的飯, 一面告我們,到最後也告我!他覺得有權利跟我們一起吃飯,一起住在這邊。然後,有一些人進來,他就會去告訴那些人,你不要進來了!接著就毀謗神、毀謗教會,然後在教會裡面一直吃飯,吃教會的飯,住教會!但我一直看著他,還是一直對他很好。面對他,我心理只有一個想法,想到耶穌對他的敵人也是如此!祂說:「我的天父,請原諒他們,他們在做什麼,他們不知道!」到最後,他就自己離開!

四、更生人教導困難,仍然不放棄

  這裡有一部分人他們是從監獄出來,在裡頭當老大,結果老大與老大碰到是很可怕的事情。曾經有三個老大喝了酒,喝醉就做糊塗的事情,醒過來以後就來不及了,有一個已經過世,現在還有兩個。所以他們的一些生活方式跟我們不太一樣,如果在監獄住了十多年、二十多年出來的時候是很難適應社會環境的。

  有一次,他們在打架,我本來也想把他們分開,因為我覺得情況恐怕會很嚴重。我想把他們分開,結果我也被打了。他們不要打我,我也被打了。我也很痛,結果那時我趕快到警察局說:「你們趕快來!因為有兩個人從監獄出來,他們在打架,恐怕會要出事。」警察快來處理他們,將他們分開,就平息下來。我不喜歡發生衝突,雖然大部分的時間是平靜的。

  我們曾經跟他們安排生活所需要的一切。並且對他們說:「有一件事情你們要慢慢地習慣,那就是我們要成為一個很團結的團體。」這個是最難的!因為他們有很多的習慣是以自我為老大自居的,誰也不服從誰。甚至習慣性命令指使人,想要當老大。我馬上就跟他們說:「這邊沒有老大,這邊有一個老大,就是在天上,其他的我們都是平等的,過了幾年這樣的狀況還是有。」要常常跟他們提醒,讓他們習慣。
五、扶助他人、重新站立

  有一個人,有小孩和太太,因為習慣性酗酒,導致家庭失和。所以他的朋友把他帶來這附近的一個牧師的中心,給他來戒酒。但因為那邊要收費,他沒有太多的錢,所以他到我這裡來,就免費住在這裡與戒酒。因為他是木工師傅,所以我請他,幫助我們整理櫃子,他願意去做。在這裡半年,他一滴酒都沒喝。他覺得自己應該沒問題了!但有一次教會安排五天的活動行程,我不在!回來的時候看不到他,後來就去找他。他那時候住在後面的一間房間,進去一看,他有一大堆的啤酒,還有威士忌都有。他一看我們,就開始哭了,我跟他說:「再來一次,我們要支援你!你放心,一定會成功!」後來就真的成功! 也和他的太太重修舊好,這是最好的一個結果!到現在還是沒問題!有一次我搬東西受傷,是他們帶我去臺北的醫院看診,去他家時,看他們那麼幸福地,好像新婚夫婦一樣。我感到非常欣慰!

六、給他一個溫暖居住的家,天主自有安排

  那邊有一棟高樓是「日出家園」,是要給20位愛心農場和資源回收場的弱勢朋友(街友、身心障礙者、更生人)居住,六樓客房是要給體驗服務學習的志工住的。因為這一些人他們的居住環境不好,希望可以給他們一個溫暖安定的家。這一棟樓都是別人募資幫忙蓋成的,是天主的安排與供應!再過兩個禮拜就會就會弄好。之前因為地震,將有些飯店的牆壁震碎裂掉,然後他們就不能經營。但他們還是非常有愛心,將飯店裡面的床墊,一些東西,他們就全部捐給我,我們的家園!雖然他們遭遇不幸,但卻願意在這樣的景況付出,幫助我們成為幸運的人,這是很不容易的事,願天主祝福他們!
「日出家園」為弱勢朋友的新家園

後記
犧牲奉獻、任勞任怨的劉神父
  劉一峰神父在天主的召喚之下,願意為窮人來服務,Yves聖人是窮人的代言人,神父也是這些弱勢族群、孤苦無依之人的依靠者。在面對這些弱勢族群,神父展現最高信念,就是「不要放棄,重新再來,重新再開始!」在面對攻擊、傷害他的人,也展現基督最核心的愛的意義價值,不以牙還牙,不以眼還眼,而是將炭火堆在敵人的頭上,仍然對這些人好。讓這些人自動覺得不好意思。在幫助弱勢族群當中,有些人因為劉神父的幫助,而重新獲得生命,這對神父來說是感到欣慰的事;但有些人仍然活在過去黑暗之中,對神父而言,如何幫助他們,即使自己也受傷與被打,但卻仍然要堅持陪伴,與他們一起走這一條重生之路,這是神父所面臨的挑戰與困難!

   神父的永續環保觀念,對生命的重視也實踐在他的日常所行當中,當我們看到一隻蟑螂時,神父告訴我們,不要踩死它。它也是一個生命。在愛心農場裡,看到神父用人道的方式養雞,他的第三個農場是讓老雞退休養老之地。處處可見劉神父對於生態關懷與愛護。

   劉神父常常從早忙到晚,不停地工作,不停止幫助別人,他是一位時間管理大師,有效運用時間做很多事情,所以常常看他忙進忙出,一會兒農場;一會兒回收場;另一會兒要到其他地方主持彌撒;另一會兒要去怡峰園;另一會兒要晚禱,另一會兒要練習「小小蘋果」參加鎮上的慶祝會!他常說:「等他回天家之後,他有很多時間可以休息!」

   雖然,很難以想像,也覺得不可思議,但劉神父的確是這樣一位謙卑與溫暖的人,在生命當中實踐與活出耶穌基督的「愛」的真理。「活出愛」;讓我們像劉一峰神父一樣,對身旁周遭的人、事、物,喊出「永不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