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理所當然過著豐衣足食且安居樂業的日子時,世界上某些角落卻存在額無助的吶喊。無情戰火下,琉璃失所的難民、因天災人禍遭逢鉅變的災民、鰥寡孤獨,且生活困苦的人們......。上帝殘忍地遮住他們的陽光,徒留一片絕望的黑暗。誰能來為他們點上一盞燈?
還記得小時候,每年家裡都會收到一封信。信上用潦草凌亂的孩童字跡寫著:「謝謝你的幫助,我今年也過得很好,我在學校都有認真上課......」等等的回話語,甚至把在學校學到的內容都一一上報。年幼不懂事的我,問媽媽那是什麼,後來才知道,那是奶奶以我的名義在偏鄉地區捐款認養的女孩寄來的,他的年紀和我一樣大。當時的我對這件事情很不解,我皺著眉,疑惑地問媽媽:「為什麼阿嬤要一直把錢送給別人的小孩呢?」媽媽告訴我,在這個世界上,不是所有人都能像我們一樣衣食無憂。
受到奶奶的啟發,現在的我,也想為那些困境中的人們做點什麼。每年生日的禮物,我請媽媽幫我轉捐給家扶中心,幫助受虐兒或是單親家庭的孩童。土耳其大地震、烏俄戰爭,還有這次的花蓮賑災......等,我都量力而為的捐出一些零用錢。下課時,看著手中那些不健康的零食和飲料,它們也許可以轉換成為能讓他人三餐溫飽的資金,如此一來,不僅僅是讓自己健康,也是幫助別人,何樂而不為呢?
日常生活中,一個個小小的善舉積沙成塔,亦可能成為救命的稻草,翻轉一個人的命運。老子曰:「損有餘而補不足。」那些在你荷包裡的幾枚硬幣,或者是不確定是否中獎的發票,一點一滴地累積起來,便可以化為受惠者生活所需的支柱。「勿以善小而不為。」如果每個人都為他們點燃一根蠟燭,集結眾人的力量,黑夜將迎來希望的曙光,就是別人的微光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