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維文物館自105學年起整理建置,專門收錄創校神長們辦學精神理念與紀念文物。振聲高中創校始於感恩,神父們為了感念恩師 趙振聲主教的栽培,以恩師之名命名學校的中文校名。
1946年政治動盪不安,趙主教將慕華中學兩百多名學生集體轉入北平市耕莘中學,以教區窘迫的財力,持續地支持修生繼續讀書。1948年,共軍圍攻北平,趙主教決定傾其所有,將百餘位修士及修生送往上海、經香港轉赴菲律賓。趙主教卻把自己留在最危險的地方,他說:「我是主教,善牧應為自己的羊群捨命。」
在趙振聲主教無所畏懼的堅持下,將這群修生送出國持續完成學業,十多年過去了,這群修生成為了神父。學業有成後,他們繼續將恩師培育人才之精神傳承下去。神父們的生命歷程,先經歷政治動盪不安、離鄉背井逃難到國外求學;爾後學成,共同集資創辦,篳路藍縷一點一滴的建立振聲高中,並且將畢生所學以及他們人生中最精華時刻貢獻給振聲高中,奠定學校良好的基礎與穩健的規模。
「愛、感恩、謙卑、祈禱」更是創校神父們典範生活態度,傳承給接棒的振聲人們,最棒的生命禮物。生命教育室搭配天主教會禮儀年度「追思已亡月」,結合校園生之歌特色課程,融入中華文化「飲水思源、慎終追遠」之美德,引導學生感恩並紀念親友恩人們。
今年(110學年)新增了「振聲緣起」一一記錄著創辦學校40餘位神長們的照片。除此之外,館中文物展件分類統整為A至H,共8區,收藏了以校為家神父們的紀念文物、聖像聖物、神長祭衣區、牧杖、牧冠、祭台、紀念物品、教育勳章及獎章、經典照片?等,記錄著他們篳路藍縷創辦學校的點點滴滴,從紀念文物中足以看見神父們清貧的生活方式以及愛天主、愛人的生活態度。
搭配56校慶週活動,邀請全校教職同仁參訪文物館與校史館,接下來擇幾篇分享教職同仁與神父曾經真實互動交流的生命故事;或是參訪文物館與校史館,對神長新增認識與了解吧!
凡走過,必留下足跡;凡愛過,必留下痕跡;凡是努力過的,必然留下痕跡;凡是用過心思的,必然留下深刻印象。生活於不同時代的振聲人們,在創校56周年之際,以「睹物思人」方式,感念緬懷創校神長們過去的努力開墾、辛勤耕耘,學習在工作崗位上,將神父們「愛、感恩、謙卑、服務」之精神以具體行動傳承下去。
相關資訊,請參考影片連結
落葉歸根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J4UMx-mst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