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是高三學生在大學升學這最後一哩路的重要能力, 但「心」卻老是靜不下來,這是很多學生在學習單上反應的困擾。現代社會中,人們無時無刻地看著手機,大量卻零散的社群網站資訊、刺激感官的多元影片、煽情的新聞報導......造就了接收碎片式資訊的習慣,它們潛移默化地改變了青少年的心態與生活,這樣的改變其中之一就是難以專注、難以把心靜下來。
在統整了學生開學在學習單上對自己目前困擾度最高的問題後,教師決定在這些高三生的升學壓力及枯燥煩悶考生生活中,送給他們一份祝福的禮物,課程安排透過手作提升學生參與度,也在課程中按部就班地完成這份祝福禮物—心靈沉澱瓶。
課程開始時,先帶學生從考生困擾度排行榜,了解絕大多數的困擾皆與「靜不下心」有關,再告知學生今天將透過大家的雙手,完成一份靜心禮物,接著分派每位學生擔任祝福關鍵字天使角色,共有七項祝福關鍵字:上智、聰敏、超見、剛毅、明達、孝愛、敬畏,教師講解過七項祝福關鍵字的內涵後,學生就針對自己被分配到的關鍵字寫下七段祝福文字,其中一段留給自己,然後帶著六條祝福及其代表亮片開始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換,在送出祝福的同時,也接受他人的祝福。成功蒐集到六條不同關鍵字的祝福後,就將祝福條黏貼於學習單上,並將七片代表著不同祝福的亮片放入亮粉玻璃瓶中,接著放入70%水、30%膠水、3滴制菌劑後均勻搖晃,心靈沉澱瓶就完成啦!
在完成心靈沉澱瓶成品後,教師說明:水代表個人生命的能量,膠水則是負向的情緒、阻礙,當我們的內在無法安靜,就像是被激烈搖晃的沉澱瓶,亮粉糾結混雜,看不見天主給予的祝福和生命的盼望,但當亮粉漸漸沉澱,七項聖神的恩典便清晰可見,天主的愛則是制菌劑,三滴代表聖父、聖子、聖神,只要我們願意,天主就會無條件地幫助我們抑制生活中的心靈細菌,在課程最後引導學生體驗心靈沉澱瓶用法,並鼓勵在生活中使用,希望這份祝福禮物,能時時提醒自己所擁有的內在能量,並在沉澱瓶的有形協助之下,獲得內在真正的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