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年的年底,世界爆發了一種新型的疾病叫做「新型冠狀病毒」,俗稱武漢肺炎。病毒爆發後,徹徹底底的改變了我們得生活,不管是生活習慣,又或者是家人的工作,學生的求學過程和方式也都產生了改變。在疫情當中,人與人之間難免會有些許的不信任或者猜忌,但雖然人們的可能會因為病毒而產生矛盾,卻也因為疫情讓我在這之中發現其實我們的社會當中還是有許多溫暖之處許多溫暖之處。
記得我在2020年時還在新加坡求學時,那天上學,我不小心睡過頭,趕緊換上制服;迅速地打理好自己就匆匆忙忙的出門了。但是到公車站時,我才發現我忘記帶口罩出門。正當我還在猶豫要不要回家拿口罩時,公車就進站了,眼看著再十分鐘就要遲到了,我只好硬著頭皮擔心地搭乘此班公車。
上了公車時,各個乘客看我的眼神都不是非常的友善,連司機也不願意讓我搭乘他這班車。正當司機執意要把我趕下車時,有位白人女士點了點我的肩膀,向我微笑表達友善後,便遞出了一個口罩送我,讓我能順利的搭乘這班車。我們在途中閒聊了一下,她表達她之所以會如此幫助我的原因,是因為如果今天我和她的立場相反,她也會希望能得到幫助而順利解決困難。她讓我發現即使在人人自危的疫情當中,還是會有善良的人願意伸手幫助他人,一起渡過難關。
台灣政府對於疫情的管控一直是非常的積極且嚴格關注每一個個案,時時刻刻提醒著民眾要遵守疾管署對於疫情的規定,民眾也十分配合。但是當時我居住的新加坡,在一開始該政府對於病毒的傳播有做些許的堤防,像是規定民眾要戴口罩才能搭乘交通運輸工具,但過了幾個月之後,老百姓們和政府因為疫情的控制不當,便開始對於疫情漠不關心,抱持著遲早會被感染的心態而與病毒共存,這也就是為什麼最後我和家人決定搬回台灣的原因。
回到台灣後,疫情給我的壓力比起當時自立自強的感覺輕鬆許多。雖然回國的途中也遇到了不少難關,例如搭飛機時的染疫風險又或者是度過漫長不方便的14天隔離生活,不過我都覺得能回到自己熟悉的地方是非常值得的。相信在疫情當中,大家持續為安全努力,懷抱著信心且彼此以良善和溫暖相待,掃除疫情壟罩的日子一定會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