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次的疫情期間,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受到這次的(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了原本順遂的生活型態,而且輕重各有不同。然而自國小就生活在一個非營利組織環境中擔任志工的我,疫情期間並沒有因此而輕鬆下來,反而更忙碌了。
自國小起,我所處在的生活環境中的人除了親戚以外,幾乎都是他人口中的新住民及新住民二代(跨國銜轉學生),東南亞各國的語言隨時出現在我的生活裡。剛開始是因為這些不會說中文的新二代的出現,媽媽和幾位新住民集結起來協助他們中文程度的建構,我也在一旁學習著幫忙他們,後來就發現有越來越多從母國(越、印、泰、菲等國)返回台灣就學的孩子,於是爸爸就向內政部申請成立了一個非營利事業組織-台灣新住民萌芽協會;也向桃園市政府社會局申請成立了一個"萌芽新住民關懷據點"-萌芽課後輔導班(期間最多照顧的人數一度多達近30位)及新住民中文識字班(桃園市教育局終身學習課合辦),以方便專門照顧這些新住民和他們的孩子,當然慢慢照顧的對象也就越來越廣越來越多。其中也包含我們居住社區中弱勢單親家庭的子女和獨居的老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