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12日,當紐約卡內基音樂廳宣布取消樂季時,我人在美國紐約市。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我在紐約看著人來人往的車流,無形的病毒在人跟人之間的呼吸交叉感染。誰也沒想到,這會是噩夢的開始。
我是一名音樂家,長期以音樂為語言跟觀眾溝通。音樂,是我每天的抒發語言。我將所有的情感都放在音樂。當疫情肆虐全球時,音樂家是第一個被停工的職業,因為病毒不允許我們在音樂廳聚在一起,而沒有觀眾就沒有舞台,沒有舞台就沒有我們。音樂家被迫取消演出,失去說話的權利。當我們在琴房練琴時,永遠期待著在舞台上的那一刻,但如今我們只能在琴房裡自言自語,在譜架前是心裡滿是恐懼。
當全世界的音樂舞台都停擺了,我回到了寶島臺灣。臺灣初期在面對新冠肺炎時控制的很好。可是頑固的病毒終究還是打破了我們的保護層。2021年5月,台灣也爆發了一波無法控制的疫情。
那天我坐在電視機前面,看到新聞上醫護人員白袍的背影,眼淚不由自主地流下來。這讓我想起去年在紐約疫情爆發的恐懼感。而當時在紐約,每天晚上7點,當地居民就會開窗為醫護人員拍手表示致敬與鼓勵,那個時候在美國也有許多線上的音樂會活動。而音樂一直被視為能夠撫慰人心的語言,當天我決定要發起一個純粹為台灣醫護人員致敬的音樂影片 -- 我要為醫護人員演奏!
身為音樂家,大家都知道演出被迫取消的痛苦,也知道許多在國外因疫情無法回台的音樂家們。我希望可以串起國外的台灣音樂家,帶著他們牽掛的心與鼓勵給台灣的醫護人員,以此,有了14張音樂明信片漂洋過海的念頭。
在執行此計畫中非常困難,因為我們需要聯絡不同時區的音樂家。除此之外,需要透過錄音錄影的方式,串起整支影片。製作影片的過程中,我們需要錄音師專業的剪輯協助才能將14個音軌搭在一起。我聯繫上了卡內基音樂廳的錄音工程是孫紹庭及我的好友中提琴家鄭恩麒擔任行政,還有臺灣作曲家李哲藝老師的編曲,曉蘋老師的詩描寫了我們整支企劃的心情,技術組方面還有音樂島錄音室及風爵影像的技術協助,大家都二話不說投入了此次的公益計畫。
我跟恩麒在疫情爆發之後,都失去了一年半的演出機會,非常能理解彼此的處境,因此在此次的企劃上非常有共識,相互聯繫我們身邊的音樂家。世界各地的角落都有台灣優秀的音樂家,來自法國,德國,美國,英國共14個不同的城市,除了在聯繫上有時區的困難,這14位音樂家也從來沒有一起演出過,大家甚至都互不相識,但想參與公益的心是一致的。有了大家同心協力的一份心,讓此計畫做起來非常的有意義。
整個計畫從初想到完成花了大約2個月整的時間,耗費了我們數百小時的時間,但過程中從沒想過要放棄,一心一意的想把企劃完成,也改版了許多遍。最終以『14張音樂明信片漂洋過海,獻給台灣的醫護人員』為題,以此影片獻給了我們台灣的英雄。這次不但用音樂為媒介串起了人們受傷的心靈,更完成了這次看似不可能的任務的企劃。期望我們有一天再回到台上與這十四位音樂家一同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