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識
若試問您,在半個世紀且再加上一成,總計五十五年前,可曾有何令人印象深刻難以磨滅的人、事、物呢?有!我有!當年我正滿十三足歲,步隨二位兄長之途,考上桃園武陵中學的初中部,剛升上二年級。開學後不久迎接光輝的十月。桃園縣各界為慶祝雙十國慶日的紀念大會,頂著秋陽在大運動會場中循例進展著。會後則是由各中等學校的師生高舉標語牌、旗海隊、手執小國旗,齊聲歡唱著愛國歌曲,並高喊口號,川行於桃園的主要大街上。就在那民國五十四年的十月開始有了些大不同!校園隊伍間出現了一組新生力軍,他們的人數並不算多,頭戴藍色船形小帽,打著素雅的黑領帶,腳下的皮鞋底還都釘上了「踢鐵片」隨著小鼓點兒,踩踏出鏗鏘有力的整齊步伐聲。這可真是吸引了廣大縣民商家紛紛走出店門外張望。這正是我「初識」而難忘的振聲中學。是如此撼動人心、先聲奪人啊!而此情此景「桃園天主教振聲中學」,深深地烙印在同胞們的心上。
緣起
時光飛逝,十餘載後我大學畢業,先在外島服完兵役。也一心嚮往飛越太平洋,勇於嘗試再多學些新見識。但在當時十分嚴峻保守的教育法規下,這美夢迅急破滅。在親人長輩鼓勉中開啟我的教學相長之路。
民國六十八年暑假後,我擔任教職時,努力珍惜各項進修機會,先後取得國文、三民主義和華語文三種合格教師證照。此時我野心勃勃,雖難以飛往歐、美,但東南亞區也有不少僑校,之後在位好心教授的解析:越南的僑校早在1975年後「解放」!印尼的僑校是在離島,要坐小渡輪,且在「排華」政策下危機重重!泰國的僑校在北部山區竹籬茅舍間還缺電,潮濕暑熱只適合短期的志工!至此我那一顆驛動的心方才就此駐足。
登堂
民國七十一年中,在帶畢業第一屆高職生之前,我已決心要調整教學環境。先後送出三份履歷卡,「振聲」在三天之後電告:「請來面談!」劉國強校長直言詳問後,教務主任對我十分欣賞。教學組長告知:明天下午請來「試教」。六月十八日下午我提早了半小時到校,在舊圖書館中稍候,鄭組長引領我上教學大樓三樓最後第二間教師開始上課。全室滿座,一群笑盈盈的面孔全神貫注著,後排則坐有三位評審先進:鄭組長、蔣老師、胡老師。足足上滿四十五分鐘。我一臉汗涔涔地回到圖書館,鄭組長十分貼心地告知我:「洗手間在樓梯轉角邊。」組長又攜來學生作文二篇批改。我不僅用心糾正錯別字與標點符號,還加上眉批、總評等全套標準形式。繳卷後返家,心中的忐忑真無可言喻。三天後突然接到人事室的通知:「歡迎程老師來接新聘書!」心中疑惑又起:會不會太快了些?我還有兩個新機緣未到耶!與家父徹夜商議討論著:「因家中兄妹皆在海外或是異地求學工作,父親則希望我勿離家太遠,也好多擔些事務,毅然要我快去接聘吧!」六月二十三日午前我再度走入振聲人事室中,謝先生笑臉相迎,一手雋逸的毛筆字寫好了新聘書,用印之後雙手送上說:「請於兩周內回聘即可!」我也笑說:「不必等了!」隨即取出私章蓋上,雙手奉回。暑期中在師大三研所進修,直至八月底總機小姐通知我:「程老師請明天上午八時前到校,來帶新生訓練。」
商一群班
我被分配擔任高職部商科「一年級群班」的導師。總計商一的國文課兩班、美工科二年級國文一班、美工科三年級的三民主義課兩班,還有夜補校的國文二班。如此「豐碩」的課表,我雖有三年的資歷,也頗感疲累。曾多次為批改作文本連夜拚搏至清晨五點鐘。還被家母笑說:「當年考大學也沒有如此用功!」但體力的負荷是可以磨練的。尤其是每月初的發薪日,手捧豐厚的現金袋,足足有我之前受薪的三倍有餘耶!在此要特別介紹當時校方設有「實習銀行」。由商科專業老師擔任經理,指導三年級的學生輪流負責全校老師同仁們每月薪俸的發放,這可是一塊錢都不可有差錯。同仁們在實習銀行中還可以申請借貸,分期攤還。商科在校生所學十分紮實,同學們都受惠良多,畢業後多可順利就業。我每晨到校就是陪著同學們練習珠算。每週除了週記、書法外,還有一大本標準阿拉伯數字的練習本,訓練同學們隨手都能寫就一手漂亮整齊的阿拉伯數字。也曾有同學因家居較遠通勤辛勞,對新環境不太適應而萌生退意。巧在十二月初次珠算檢定成績發表,他順利通過三級。以之多予鼓勉,她也更積極努力,在三年級時已考上「段位」,畢業後即成為住家附近的「心算班」老師。但也不是每一位都如此幸運。有位曾因病休學的復學生情緒欠穩定,常會因語言表達較為敏感。且聲稱:「不能接受未婚男老師的指導。」後在某次校內競賽活動中情緒大躁動,真讓我惶然不知所措、頭疼萬分!而我的好長官訓導處呂主任十分有擔當的對我說:「將這位同學交給我,你去照顧好全班同學們參加比賽活動。」並請出心輔室廖老師來個別輔導她。但不久後她仍因病再度休學了,曾令我心生挫折。所幸鄰座的鄭老師正得著救國團張老師的「金手獎」,很樂觀指引我方向、方法。又推薦我課餘去桃園救國團參加「張老師」的研習培訓。在其間除了上課聽演講、繳交心得報告、分組討論活動,還有「督導」從旁觀察考核。約一年半後我終於被通知可以上線實習服務。之後授證正式成為桃園區第「八十二號」張老師。每週排班接電話、回信服務等更多更直接的新挑戰。這等等的歷練都是在振聲校園中賜予我的層層機緣,讓我能時時自省,也更建立自信,帶領著同學們一同成長。
如今回顧過往我最想感謝的就是與我同時進校門的第一班同學們。她們來自大桃園區南南北北各個角落,迎接著陌生的新環境,但她們表現出的群策群力、十分團結上進。猶記得在第一學年末寫最後一篇週記前,我以開明的口吻與同學們聊著:請她們「仿」當時曾流行的日劇《老師的成績單》為題,為我這導師也打份成績單吧!次週收回的週記本上可真是洋洋灑灑大不同往昔,每位同學幾乎都寫滿了!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位同學起筆即寫下:我們班的導師和我們一樣都是「菜鳥」而我真不介意,且心中暗自偷笑,這真是實情。因在開學第一天辦理註冊時是由一位商三學姊,也是實習銀行的實習生,到各班協辦理收現金,導師也不用過手。第二周晨間聽到廣播:「請總務股長到總務室前集合。」股長走向台前問說:「老師總務處在哪裡?」啊?!我也真不知道!只好無奈的說:「請你下樓去找「學姊」一同去吧!」我們群班最早是分配在野聲科學館三樓的一間小教室裡,只有現今教室三分之二大小,五十多位同學全擠在一起,從也不曾抱怨過,逆來順受著,現在想想真是委屈極了!直到路嘉商教館半年後落成,搬進新教室裡才大為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