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師長篇 -
就是愛振聲

圖文 / 程建平老師
初識
若試問您,在半個世紀且再加上一成,總計五十五年前,可曾有何令人印象深刻難以磨滅的人、事、物呢?有!我有!當年我正滿十三足歲,步隨二位兄長之途,考上桃園武陵中學的初中部,剛升上二年級。開學後不久迎接光輝的十月。桃園縣各界為慶祝雙十國慶日的紀念大會,頂著秋陽在大運動會場中循例進展著。會後則是由各中等學校的師生高舉標語牌、旗海隊、手執小國旗,齊聲歡唱著愛國歌曲,並高喊口號,川行於桃園的主要大街上。就在那民國五十四年的十月開始有了些大不同!校園隊伍間出現了一組新生力軍,他們的人數並不算多,頭戴藍色船形小帽,打著素雅的黑領帶,腳下的皮鞋底還都釘上了「踢鐵片」隨著小鼓點兒,踩踏出鏗鏘有力的整齊步伐聲。這可真是吸引了廣大縣民商家紛紛走出店門外張望。這正是我「初識」而難忘的振聲中學。是如此撼動人心、先聲奪人啊!而此情此景「桃園天主教振聲中學」,深深地烙印在同胞們的心上。

緣起
時光飛逝,十餘載後我大學畢業,先在外島服完兵役。也一心嚮往飛越太平洋,勇於嘗試再多學些新見識。但在當時十分嚴峻保守的教育法規下,這美夢迅急破滅。在親人長輩鼓勉中開啟我的教學相長之路。
民國六十八年暑假後,我擔任教職時,努力珍惜各項進修機會,先後取得國文、三民主義和華語文三種合格教師證照。此時我野心勃勃,雖難以飛往歐、美,但東南亞區也有不少僑校,之後在位好心教授的解析:越南的僑校早在1975年後「解放」!印尼的僑校是在離島,要坐小渡輪,且在「排華」政策下危機重重!泰國的僑校在北部山區竹籬茅舍間還缺電,潮濕暑熱只適合短期的志工!至此我那一顆驛動的心方才就此駐足。

登堂
民國七十一年中,在帶畢業第一屆高職生之前,我已決心要調整教學環境。先後送出三份履歷卡,「振聲」在三天之後電告:「請來面談!」劉國強校長直言詳問後,教務主任對我十分欣賞。教學組長告知:明天下午請來「試教」。六月十八日下午我提早了半小時到校,在舊圖書館中稍候,鄭組長引領我上教學大樓三樓最後第二間教師開始上課。全室滿座,一群笑盈盈的面孔全神貫注著,後排則坐有三位評審先進:鄭組長、蔣老師、胡老師。足足上滿四十五分鐘。我一臉汗涔涔地回到圖書館,鄭組長十分貼心地告知我:「洗手間在樓梯轉角邊。」組長又攜來學生作文二篇批改。我不僅用心糾正錯別字與標點符號,還加上眉批、總評等全套標準形式。繳卷後返家,心中的忐忑真無可言喻。三天後突然接到人事室的通知:「歡迎程老師來接新聘書!」心中疑惑又起:會不會太快了些?我還有兩個新機緣未到耶!與家父徹夜商議討論著:「因家中兄妹皆在海外或是異地求學工作,父親則希望我勿離家太遠,也好多擔些事務,毅然要我快去接聘吧!」六月二十三日午前我再度走入振聲人事室中,謝先生笑臉相迎,一手雋逸的毛筆字寫好了新聘書,用印之後雙手送上說:「請於兩周內回聘即可!」我也笑說:「不必等了!」隨即取出私章蓋上,雙手奉回。暑期中在師大三研所進修,直至八月底總機小姐通知我:「程老師請明天上午八時前到校,來帶新生訓練。」

商一群班
我被分配擔任高職部商科「一年級群班」的導師。總計商一的國文課兩班、美工科二年級國文一班、美工科三年級的三民主義課兩班,還有夜補校的國文二班。如此「豐碩」的課表,我雖有三年的資歷,也頗感疲累。曾多次為批改作文本連夜拚搏至清晨五點鐘。還被家母笑說:「當年考大學也沒有如此用功!」但體力的負荷是可以磨練的。尤其是每月初的發薪日,手捧豐厚的現金袋,足足有我之前受薪的三倍有餘耶!在此要特別介紹當時校方設有「實習銀行」。由商科專業老師擔任經理,指導三年級的學生輪流負責全校老師同仁們每月薪俸的發放,這可是一塊錢都不可有差錯。同仁們在實習銀行中還可以申請借貸,分期攤還。商科在校生所學十分紮實,同學們都受惠良多,畢業後多可順利就業。我每晨到校就是陪著同學們練習珠算。每週除了週記、書法外,還有一大本標準阿拉伯數字的練習本,訓練同學們隨手都能寫就一手漂亮整齊的阿拉伯數字。也曾有同學因家居較遠通勤辛勞,對新環境不太適應而萌生退意。巧在十二月初次珠算檢定成績發表,他順利通過三級。以之多予鼓勉,她也更積極努力,在三年級時已考上「段位」,畢業後即成為住家附近的「心算班」老師。但也不是每一位都如此幸運。有位曾因病休學的復學生情緒欠穩定,常會因語言表達較為敏感。且聲稱:「不能接受未婚男老師的指導。」後在某次校內競賽活動中情緒大躁動,真讓我惶然不知所措、頭疼萬分!而我的好長官訓導處呂主任十分有擔當的對我說:「將這位同學交給我,你去照顧好全班同學們參加比賽活動。」並請出心輔室廖老師來個別輔導她。但不久後她仍因病再度休學了,曾令我心生挫折。所幸鄰座的鄭老師正得著救國團張老師的「金手獎」,很樂觀指引我方向、方法。又推薦我課餘去桃園救國團參加「張老師」的研習培訓。在其間除了上課聽演講、繳交心得報告、分組討論活動,還有「督導」從旁觀察考核。約一年半後我終於被通知可以上線實習服務。之後授證正式成為桃園區第「八十二號」張老師。每週排班接電話、回信服務等更多更直接的新挑戰。這等等的歷練都是在振聲校園中賜予我的層層機緣,讓我能時時自省,也更建立自信,帶領著同學們一同成長。

如今回顧過往我最想感謝的就是與我同時進校門的第一班同學們。她們來自大桃園區南南北北各個角落,迎接著陌生的新環境,但她們表現出的群策群力、十分團結上進。猶記得在第一學年末寫最後一篇週記前,我以開明的口吻與同學們聊著:請她們「仿」當時曾流行的日劇《老師的成績單》為題,為我這導師也打份成績單吧!次週收回的週記本上可真是洋洋灑灑大不同往昔,每位同學幾乎都寫滿了!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位同學起筆即寫下:我們班的導師和我們一樣都是「菜鳥」而我真不介意,且心中暗自偷笑,這真是實情。因在開學第一天辦理註冊時是由一位商三學姊,也是實習銀行的實習生,到各班協辦理收現金,導師也不用過手。第二周晨間聽到廣播:「請總務股長到總務室前集合。」股長走向台前問說:「老師總務處在哪裡?」啊?!我也真不知道!只好無奈的說:「請你下樓去找「學姊」一同去吧!」我們群班最早是分配在野聲科學館三樓的一間小教室裡,只有現今教室三分之二大小,五十多位同學全擠在一起,從也不曾抱怨過,逆來順受著,現在想想真是委屈極了!直到路嘉商教館半年後落成,搬進新教室裡才大為改善!
畢旅
民國七十四年一月底的寒假前,校方主辦三年級的畢業旅行。高中職出十五部大遊覽車共四天三夜,先北上經蘇澳到花蓮過夜,第二天夜宿高雄市,第三天再北上到溪頭杉林溪與走西線的國中部(三天二夜)「大會師」,陣仗十分浩大。而嚴格的生活管理中,「全程」都被限定穿著全套冬季制服,要打好領帶。這對青春年華的少女們真是無奈,但主任教官就是不鬆口。到最後一晚同學代表們再向呂主任求情:「襯衫穿了三天都髒了啦!」......呂主任的父愛之情大發,一聲令下明天可換穿便服!這令當時十分有限、走馬看花式的觀光資源中,增添了五彩繽紛的歡樂之情,為畢旅留下最美好的結局!但之後因島內的團體旅遊意外頻生,教育當局下令暫停一切長程旅遊活動,前後達十二年。我記得直到帶第六屆時才得以恢復。

畢業
民國七十四年六月送「商三簡班」畢業,(原商科的班別一年級是敬、業、樂、群,二年級是同、心、協、力,三年級是新、速、實、簡)當時職科升學管道十分狹仄,從台北到台中只有三所二專(台北商專、台中商專、嶺東商專)但就業機會就相對寬廣。他們憑藉著在校紮實的學習成果,珠算、中英打字、會計檢定等優異的表現,把握台灣經濟起飛的契機,在各領域中慢慢踏實起步。如今三十多年來已嶄露頭角,也都成人妻人母,相夫教子,紛紛先後創業,更有升等為阿嬤級的,但也無忘振聲的教誨,願將自家兒女送來傳承振聲的嚴格管教。如今都已年過半百,還常辦聯誼聚會,更不忘邀我這菜鳥導師出席!

神父們
振聲是由多位謙和廉潔的神父們來當家掌事;成就了非凡的教育典範。最記得我初到校,因為課多,經常是早上七點半前即進辦公室,除照表上課外,就都端坐在那大木桌藤編椅凳上備課,改作業試卷。不到三年那老式編籐椅不耐我日趨肥重的身軀,破成了一馬桶狀。我在下課時間走進總務處,報告主任:「我的辦公室椅子壞了!」話未完,王神父立刻起身說:「我這張椅子給你!」我連忙搖手說:「不可以的!」一旁的幹事先生笑著隨手拿起鑰匙對我說:「老師請隨我到木工房去挑吧!」其實木工房中也無新椅,全都是木匠老周利用舊料併裝組合而成,但都十分紮實耐用。展現出神職人員們創校以來廉潔惜物的校風,也啟迪我除照本宣科外,常鼓勉同學們多自己動手做,例如要送人的卡片自己製作;要送人的花草自己栽種。

我懷念的郭神父,曾先後掌理夜補校、輔導室、人事室等。記得是在我帶領的第二屆班。商科已準備升學為目標特篩選一班資優生。但當時的大環境並不如今,共識也不足,我孤軍奮戰,還得四處請託。到三年級期末時,郭神父親口對我說:「你真該好好去渡個假了!」這簡簡單單的語句,卻足足溫暖了我許多年啊!

董事長劉獻堂主教多年來每於聖誕節前,都親筆寫好卡片將溫馨的鼓勵與祝福送至全校各班,以身教引領孩子們領受天主的大愛,是何等的誠摯可貴!

王神父年長臥病退休後,我曾與同事們結伴上四維樓宿舍中探望過一回。也是我第一次見著房內老舊的一床一桌一椅,比起古早的大學生還要儉樸多了!之後難得在放學後見著王神父被看護工推著輪椅到操場上來曬曬太陽,我忍不住跑上前緊握其雙手,雖然他老人家已記不得我是誰?但他曾給予我的種種啟發,今生不渝!

結語
最後我想說:我愛振聲,絕不是口號!是前輩們以「誠正勤敏」的務實態度,發掘出最豐沛可貴的活水泉源,點點滴滴的灌溉在此福地田園中,啟迪人性中最珍貴的良知良能。我於振聲服務總計三十六載,在其間成長、參賽、受獎、成家、育女。也利用假期完成我多年環遊四海的美夢。在退休之日細數曾在教室內上過我課,打過分數,如今成為親近的好同仁,竟然已超過七位!願天主保佑這幸運的「七」能以之「從心合一,同心合意」薪火傳承,更祝福校運昌隆,校譽永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