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十字架堂主任神父和修女負責照顧復興區十數個聖堂,分佈於羅馬公路和北橫公路兩旁,汽車都可以到達,交通尚稱方便。
大溪三民天主堂聖十字架高懸,吾主耶穌釘在十字架上,標示耶穌愛人至深,死後,還有一個士兵用長槍刺開了祂的肋旁,立即流出了血和水(若十九.33),人謂「死而後已」耶穌卻是「死而不已」,耶穌死後,僅存留在心房內的幾滴血水,也不保留,傾流而出,無保留的愛顯露無遺。
聖體龕旁兩幅照相,一是聖體奇蹟,麵形變成了血肉,另一幅是葡萄酒成了鮮血,經科學家和醫學証明無誤,是人的肉和血。
聖堂門前一排高大的南洋杉,高入天際,是三民的一景;另外,佈告欄內展示出很多歷史照片, 年輕人看了 認識堂區的過去,使耄耋者追憶以往的美好時光。
離開三民,進入復興鄉(區)山區,道路兩旁商店林立,攤販擺出山產和各類蔬菓;介壽國中,復興區最高學府,粉紅色的建築,萬綠叢中一點紅,很有特色。
大家正一路陶醉在芬多精的氛圍中,眼前突然出現「角板山青年中心」的招牌,真誤打誤撞,驚奇莫名,找到全不費工夫。
辦好住宿手續, 到園中觀賞夫妻樹,兩顆大樹分直道路兩旁,枝幹交錯,猶如相擁相抱,樹下一旁有紀念牌書寫蔣中正手植於民國三十九年10月31日,另一邊寫蔣宋美齡手植於39年10月31日,是日為蔣公誕辰;園中阡陌小徑,綠草如陰,徐徐晚風,令人心曠心怡,如臨仙境,心身靈為之舒暢。
6/7睡到自然醒,起床後,遊蕩於樹林中,晨光普照,空氣新鮮,鳥兒雀躍歡唱,憑高遠眺溪口吊橋,如一彩帶橫臥大漢溪上,很壯觀。
一輛白色轎車棲止身旁,沒熄火,人也沒下車,潘于萱教師喊說:巫神父!快出來;巫神父來與我們會合,共進早餐。
用過早餐,葛修女在澤仁村天主堂等候我們;會合後,一齊進入聖堂,耶穌聖體聖血堂是一民宅,一樓為道理廳或開會場所,聖堂在二樓,可容納30∼40人;設置純樸,但很乾淨整潔,聖體龕旁和牆壁上有一些ATAYAL圖騰;原住民有語言,但沒文字,巴義慈神父,義籍方濟會士,在復興鄉傳福音50餘年,深入當地生活和文化,經多年的研究與考証,從手工織布上發現記事符號,彙集成冊,成為原住民的字典,耄耋原住民認識這些符號的含義,年輕人認識羅馬拼音,不認識真正的原民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