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希望放學回家進門,有家人在家,聽你說 “我回來了”,的請舉手 (謝謝)
2. 喜歡回家沒有人在家裡的請舉手, (謝謝)
請再聽下去你會發現,阿姨為何這樣問各位
回想他高二之前小孩和我的對話,通常我講很多,他的回應只有”嗯 ””不知道”“幹嘛”
冷漠的回應當時讓我覺得非常的難受,我越是希望能有更多的互動,卻老是被潑冷水甚至拒於門外,我在職場20多年,要管理公司執行規定很簡單又有效率,但身分轉換為母親時,老實說我真是個不及格的媽媽,因為我常無法守住對小孩的規定與原則,要求小孩遵守規定時,親子間總是一再衝突,劍拔奴張,軟硬兼施也是無動於衷,而結果大都是我妥協,一直退退到最後的底線是—你違規但請保護自己、妳叛逆但只要不學壞,成績普普只要合群不被排擠就好,每天能看到你平安回家就很感恩。那段時間我內心艱熬、無力,自責為何親子關係如此緊張,但愛與責任叫我不能放棄,我很努力的釐清頭緒,後來決定了我所能做的就是全心全意的陪伴。
所以一年多前我決定在桃園設一個工作室,把我在台北的公司部份業務轉到桃園處理, 這樣省去每天往返台北桃園的交通時間,我有更多的時間去細心觀察我和小孩間的溝通問題,再透過老師以及同年齡親友去了解青春期女兒的想法, 雖然在桃園我需要多請一位助理,成本變多了,初期轉回桃園需要割捨台北的一些業收入少了很多,但我相信是值得的,這是我做為母親的覺醒,沒有任何事情比我的小孩還重要
當然情況是不會一下就能改變的 耐心、耐心、耐心還是耐心這是絕對必要的,終於皇天不負苦心人,現在我們內心的連結越來越多了,我可以聽到他的想法與意願,他也樂意讓我認識他的要好同學,我們的互動變得很溫暖,也有質跟量, 每天我都會在家等他放學回家,開門他都會叫回來了,媽我回來了,蘇美雲我回來了(台語) 。
這是我的切身體悟,我和我的小孩一起在學習跟成長,我非常確信我們的親子關係會越來越好。
成長過程,是經過不斷的嘗試、修正與改進才會越增成熟,我的小孩很黏手機、 也常網路購物也去打工,上大學前這些我會放手讓他嘗試給他在錯誤中學習的空間,在他遇到問題或覺得困惑時,會想到有一個永遠歡迎你來找麻煩的人 ,就是媽媽。
在坐的同學如果也覺得你父母很囉嗦、很煩人,希望你能體會到阿姨當時的心境就是您父母的感受,想像一下角色互換如果是你最在乎的人對妳的關心冷漠不理,你覺得如何呢?
振聲對學生的教育是公認很有品質的、全方位的,我很謝謝女兒的班導鄭秀玫老師嚴管慈教用心經營班級 。
我高二的女兒現在已經更有勇氣面對挑戰,也可以承擔更多責任,也有一定的能力照顧自己,我想說妹妹你長大了不少 ,謝謝你努力的成長。
當然我對她也有更多的期許, 希望他能修養品德、明辨是非。更應懂得感恩師長的孜孜教誨。轉眼就要升高三了,多花些時間讀書,全力以赴,考上理想大學。大學生活是多采多姿的。
今天赤裸裸的分享一個當青春期女兒媽媽的心路歷程,你們有沒有覺得我很勇敢?
最後,祝福所有同學成年禮過之後,不只在心智與年齡上有所增長,要把握住學習的機會, 服務中學習也是很重要的,讓自己能承擔更多的責任。學校和父母 會以你為榮。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