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師長篇 -
愛心繪本
圓了振聲同學的繪畫夢

文 / 照片:郭姿杏 老師
振聲高中曾邀請台中市立圖書館,舉辦圖書館利用教育-如何利用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數位資源研習,除了說明數位圖書館資源豐富和便利之外,也展示了線上繪本的精彩內容和相關的徵選辦法,也使大家瞭解圓夢繪本可以圓同學們繪畫創作的夢,還能圓偏鄉兒童的閱讀夢想。
因這個契機,使我決定投入此徵選的企畫當中,特別結合了自己本身所教授的電腦繪圖課程,帶領著廣設科二個班級的同學們,開始投入創作的工作旅程,希望每位同學的創作能夠精采呈現,並且順利得以被國立圖書館線上典藏,透過這網路發達的世代,讓同學們的創作得以被看見和被更多人欣賞。
合作完成創作
合作完成創作
合作完成創作
最後徵選結果出爐,共有78位同學完成的47本繪本獲得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數位典藏。在此特別也邀請大家能到該平台欣賞同學們的精彩創作成果。
繪本創作是漫漫長路,兩個班100名學生,每2位共同創作一本繪本,從故事發想、草稿擬定、頁面規劃、排版上色、掃描、電腦著色和修圖等等直到作品完成,大家共同努力數個月,過程辛苦漫長,有些同學因為課業繁重差點一度想放棄,但是經過大家彼此加油打氣支持,每一位堅持到最後完成創作作品。
教師介紹學生作品
接受採訪的過程
創作成果
教師接受採訪
創作成果
愛心繪本
參與繪本創作心得

文:校友 魏伶芸
魏伶芸創作過程
在畢業製作的過程中,我們剛好在製作與 "慢天使" 有關的題材
從遲緩兒議題到《阿曼》這本繪本完成,花了我好幾個月
光發想就遇到重重難關,他們不是行動緩慢而已嗎?要怎麼描述比較淺顯易懂?要怎麼把遲緩兒變成故事色?他們適合什麼角色?怎麼述說小朋友也可以輕鬆理解遲緩兒跟我們的不同??
最後把他們設定成 "樹懶",因為他們行動緩慢,卻又溫和可愛。
繪製過程最印象深刻的因該是編故事的時候,因為要先去了解遲緩兒是甚麼?遲緩兒真的只是動作慢嗎? 他們的行為?等等的……。要把這些學術性的內容形容得淺顯易懂真的蠻不容易!
這次創作讓我更了解這群 "天使們",原來不是只有行動緩慢就是遲緩兒,還有一些是學習比較緩慢的…等等特殊因素。我為什麼願意花那麼多時間製作這本公益繪本?因為我想讓那些想法跟我當初跟我一樣的人了解遲緩兒是甚麼,他們有哪些不同的類型?我們該怎麼跟他們互動?怎麼幫助他們? 因為以上種種的原因,促使我完成了這本繪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