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約莫八年前的夜晚, 我坐在台北聖鮑斯高教堂裏頭的小聖堂,數盞橙黃色燭火搖曳、酒紅色大布懸掛交錯、一些人席地坐著等著,我也在等著,只是不知道在等待著什麼事發生,突然,樂器聲打破了沉默,由一個人起音,接著許多人開始跟著合唱,不斷的重複再重複地唱著,雖然我還不知道唱的是什麼,但是我很享受在氣氛中! 那晚的景象,我久久無法忘記,現在明白了,那些感動來自泰澤歌曲。
同一份邀請
延續當初的感動,一直到大學,這樣的機會也變得愈來愈多。在教會內許多大學生舉辦的營隊或共融活動中不少也開始加入泰澤歌曲。如果訪問那些和我一樣喜愛的人原因,也許他們會說因為它帶給人內心平靜、音樂好聽、歌詞能安慰人心等。
無論喜歡的理由是什麼,唱著每一首一首歌曲,我漸漸察覺到自己以一種感性的方式,使自己與愛的源頭 - 天主自然的連結。這樣的體會也推著我希望更進一步去認識創造一首首動人歌曲的源頭,也就是泰澤,這一個位在法國的偏遠小村莊。於是乎2018年六月,還正在德國留學的我,買下了兩張從德國到法國的來回火車票,期待見到我夢寐以求的家鄉。
“在我們的山上見到這麽多各式各樣青年,就好像一次盛大的節日。這賦予人類大家庭和平相處的希望。”[1]
泰澤 – 每個來到這裡的人,暫時離開日常的生活,準備與它人相遇,無論信仰、國籍、語言,所有人前來領受同一份邀請,因此,泰澤歡迎所有的人! 首次報到前,當我抵達泰澤的大門入口,就看見很多從世界各地來的人,一些還在用早餐,一些人已經開始工作,隨後就有一位志工前來協助我報到。
急救站
起初,只是右臉頰起了兩個輕微紅色腫塊,有時伴隨輕微的頭暈,因為那時已經做了超過十小時的火車,所以覺得疲憊完全是正常的。但直到右頰上的腫塊變得更大更明顯,並擴散到嘴角也冒出了紅疹,讓人既癢又頭痛,我開始懷疑,或許不是單純皮膚過敏和感冒而已!
幾天後,在朋友跟志工的建議下,他們引導我到了在泰澤的急救站。人生地不熟的鄉村,生病實在令人沮喪,何況,不會法文,想求醫真的難上加難。幸好,泰澤有考慮來自世界各地的人,說著不同語言,但都有即時醫療諮詢或急救的需要。當時在站內有兩位德國醫生,她們在起初判斷病因是感染帶狀泡疹,所以暫時開了幾粒藥給我,並等到後天,帶我到醫院做更詳細的檢查,然而,沒到後天,因為開始高燒不退,隔天就被帶往Mâcon的醫院。
回想起來,非常感謝,兩位德國醫生的照顧,以及其中一位醫生的先生,不辭辛苦的載我到醫院又犧牲時間陪伴我從早掛號到下午拿檢驗報告。後來,同樣也曾在這生病過的朋友開玩笑的說: 「就跟你說在泰澤會生病吧!」她的意思是生病,或許也代表著身體和我們的心也一同來到這裡,與我們一起抽離原本壓抑的生活,身與心一起在這時期清乾長期累積在體內的有害物。
守靜默
每週日是準備好歡迎新的人和大掃除的日子,這天所有將繼續留下的人,會把行李從原宿舍移出,並與新來的人一樣到入口處重新登記,因為下午才剛從醫院回來,為了好好休養,我選擇了一週的靜默,而非一般的青年聚會。在一週的靜默期間,參與者被安排特別的住宿;膳食與其他靜默者一起;每日有一位修士或修女會來給予不同的反省方向或建議;若有談話的需要,也能夠私下單獨與一位修士或修女交流;此外,剩下的就是自己的時間。
守靜默 – 就是花些時間去聆聽自己,目的是更新自我,並發現更多在生命中被愛的事實。[1]
當我獨自一個人時,我會來到這個無名的小教堂,因為這裡特別的安靜,是個可以安心想事情的角落。
每天上午約一小時,Juan修士會來到給我們一段福音,也就是當天可以幫助反省的材料。某天,他講述了一段福音中的故事。某一次耶穌在猶太會堂公開演講時,來了一位傴僂的女人,因為生病已有十八年使她完全不能直立自己的身子,耶穌看見了她,便叫她來,告訴她說: 女人,妳的病已消除了。之後便握住她的手,她立刻就挺直了起來 [2]。
說完他便問:「你們認為直立有什麼意思?」想像這位駝著身子走進會堂的女子,想像會堂裡的群眾,想像耶穌,在那個時代背景,會堂裡的群眾人會怎麼看她? 而她又會如何看自己呢? 當我讓這個故事的人、事、物慢慢地如電影膠卷片放映時,我感覺傴僂的女子,就是自己,是那曾經無法抬頭挺胸自己。耶穌注意到她,並且要告訴她一個事實 – 將從今天起將翻轉她對自己的認識。靜默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需要出一點力如傴僂女子拿出勇氣找耶穌,一點一滴從記憶中回顧,並發現或驚訝自己被愛的事實,並因這份事實得以再堅定自己的生活。
餐桌
在泰澤三餐有固定的時間,參加一週靜默的人會特別與參加青年聚會的人分開用餐。所以當到用餐時間,我們之中會有一些人去取餐桶回來,彼此開始分工,有些人把食物分裝集中在不同的碗;有些擺餐具;有些布置餐桌,待大家都到齊了後,簡單的飯前祈禱便開始用餐,當然,過程中還是保持安靜。我特別喜歡對每一餐的安排,沒有漢堡、薯條、肉餅,但每一餐都很簡樸,像是豆泥飯,義大利管麵,馬鈴薯豆泥等等。
每餐如此簡單,讓人幾乎忘了盤裡裝了什麼,反而更著眼在身旁和我一起準備,一起吃飯的人們,如同朱利安.巴吉尼(Julia Baggini)在《吃的美德》[3] 一書所描述的,雖然只是我拿盤子,他鋪桌巾,之後,幾個人分工洗大家的用餐後的碗盤,在這些人際間互相服務的機會中,認識到藏在平凡的事物中的喜悅,希望好好吃飯的精神或樂趣,不會被是現代社會給遺忘。
Loué soit le seigneur Christ
讚美歸於主基督
Qu'il soit loué toujours
願祂永受讚美
後記
在泰澤前後待了將近九天,儘管意外重病,但卻獲得七天安靜的休息,在每天的反省與修士的個人談話中也有很多收穫,康復後還有餘力跑到村外到處探險,因此就算沒有參加青年聚會也不覺得可惜! 在泰澤與人相遇、生活回顧與在平凡中見奇妙的生活態度,才是這趟旅程給我最大的一份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