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中組 佳作 靜修女中 黃采珊
  聖經中,耶穌曾說了這麼一個故事:「有一個猶太人從耶路撒冷,到耶利哥的路程上,不幸落在強盜手中,身穿的衣裳不僅被強盜剝去,還被打的皮傷肉綻,昏倒躺在路邊。偶然,一位祭司走過見到地上的傷患卻不聞不問的走了過去。不久,又有一個利夫人來到這裡,看見傷患,也照樣轉身離去。唯有一個撒瑪利亞人行路到那時,一看見路上躺著的他,見機而作,上前用油和酒為他處理傷口與包紮,便扶他騎上自己牲口,並自掏腰包把受傷的猶太人送進旅店。」撒瑪利亞人的見義勇為與慈心的發揮,延續生命了的啟程。
  記得國小、國中逢暑假時,我皆跟隨著樂團到各處的老人院與身心障礙者中心參與公益演出並照護他們。每次在演出前我們都會去攙扶老人,推動坐在輪椅上的他們,並協助癱瘓者下床就位。在前往會場短短的距離中,璀璨的笑容與不間斷的謝謝從阿公阿嬤的臉龐、口中流露出讚美的話語,自話語中讓我們感受到難以言喻的喜樂。指揮棒起伏的瞬間,弓弦的交錯,手指的彈動,旋律與音符浮現在眼前,阿公的手掌開合跟隨著節拍的步調,阿嬤的身體不知不覺的擺動陶醉在音樂之中。不久,我們幫助老人們進食與他們共享美味的午餐,幫他們梳洗,擦身,幫他們按摩等等。從事公益服務的過程中,自有一股歡喜浮現在我的心中!
  隔天,我們陪伴著身心障礙者聊天與玩耍,透過音樂拉近彼此的距離,使我們不再陌生,幫助他們復健、餵食、生活教養等服務,令他們心情更加輕鬆與我們互動。擔任志工的每一刻皆使我難以忘懷, 不僅能帶給他人幫助,還能讓生命活得多采多姿,助人的這天,那一股喜樂便再度湧現,我彷彿能知曉千年前那位撒瑪利亞人助人之心的感受,更能感受到耶穌講述那個故事的寓意。
  「哪裡有仁愛,哪裡有真情,就有天主同在。」耶穌深知自己生命的過程會有什麼遭遇,他非常清楚自己不會過著平平淡淡的日子,也知道自己只能活到三十多歲。但他都不會害怕或後悔,反而準備好面對死亡。聖經說:「正如因一個人的悖逆,大眾都成了罪人;同樣,因一個人的服從,大眾都成了義人。」(羅 5:19) 耶穌是個完美的人,他從未犯罪,因此他願意作為「贖罪的羔羊」為我們贖罪。耶穌自願獻出生命,將人類從原罪那裡贖回來,耶穌偉大的犧牲,讓所有信奉他的人都可以脫離受原罪的影響,彷彿一條污穢不堪的河流獲得淨化般的轉變。「因為天主只有一個,在天主與人之間的中保也只有一個,就是降生成人的基督耶穌。」(弟前5:2)耶穌的降生帶給我們愛與希望,他的無私奉獻、友善對待他人,讓我們更堅定信念與喜樂是相互依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