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是記載於《聖經‧箴言》中的一段話,時常在我軟弱無助時給予我力量。喜樂在我看來為心中的平靜的喜悅快樂,而非一般外在的快樂;所以擁有一顆喜樂的心,並從享受在當中領受那份喜悅,一定會有不一樣的生命體驗。
從小,在教會環境中長大的我,總會參與教會每項大大小小事工;而這些事工往往影響著我對於每件事不同的看法,也提高我對於別人需求的敏銳度。每年的聖誕節總是教會數一數二的忙碌期間,每位信徒、長老職事及團契幹部們忙裡忙外的,為的是獻上一切最好的給神。就在這時,一個我認為非必要性的事工來到我面前──「探訪」,但因為被賦予這項任務,讓我感覺我已經由一個被照料的糾受者,成為了有能力照料別人的施予者,儘管多所不願,我還是接下了。
一開始,看到探訪名單的人多半是自理能力不足、獨居、無家人或年老需要關愛者,藉由這個事工讓我們能在陪伴中有所學習,這時我不禁懷疑自己自己的能否如願的勝任,但在主內的弟兄姊妹們的協助下讓我了解這些人的需要,而開啟了我一條如同居家看護或長照社工的「不歸路」,清理居家環境、關懷慰問、物資分送、身體清潔……等工作我都做過了,所以身體往往比心理勞累許多。
在一次的探訪中,一位金婆婆的經驗讓我對於此事工徹底的改觀。這位姊妹是教會中最年長,信仰最堅定的一位信仰前輩,她曾經也是一位令人欽佩的師母,在她任內無一信徒躲得過師母那如雷達般的無處不至的照顧,她就是在他人最需要時伸出的一雙手。這次的探訪也不意外,擔任施予者的我依然忙裡忙外的一刻不得閒。那天,是完成這次探訪任務的最後一天了。在探訪完三位長者後,身體有些疲倦,天色也漸暗了,我得趕忙去見最後一位探訪者。一進師母家,看見師母正用她瘦弱又年老的身軀為我煮了一頓聖誕大餐,我急忙想到我來的目的,趕忙上前想自師母手中搶下鍋鏟,當下師母果斷地回絕我說:「你一定累了吧!別擔心,師母還可以自己來,你就做在餐著上等我吧!我們一起起來領受主所要我們領受的感動,我的孩子,你真的長大了。」在那當下,我彷彿看見了從未改變依然年輕有活力的師母。
那一頓聖誕大餐吃起來既悲傷又喜樂,悲傷的是在吃飯的過程當中,師母的談吐、動作看起來都像是一個需要幫忙的孤獨老人,但他總是一直很果斷地拒絕我的幫忙;喜樂的是因為她的心中有主所以他可以戰勝一切在我們眼裡的不可能,也因為這樣她跟我說他終究不是孤單一人。
那晚我沈浸在許多人的喜樂中,讓我能散發上帝給我獨一獨二的渲染歡笑的能力,透過神的使用,讓我能當個稱職的「台勞」,但這個職稱讓我能夠領受多於一般人的生命經歷,也讓我能夠活在一個充滿喜樂的十二月,我願一次又一次的踏上這條不歸路,直到我也成為探訪者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