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國中小組 第一名 恆毅中學 朱鈜旭
圖:國小組 第一名 育仁國小 李育睿
  你所認為的喜樂為何物?你是個樂觀者還是個悲觀者?你對喜樂的看法為何?或許你相信的喜樂是嫵媚的微風溫柔撫摸你心扉,或許是愛情和親情的滋潤昇華你的靈魂,又或是生活中的小確幸讓你雀躍不已……你主觀的思想無人得以干涉,但我所殷切嚮往的喜樂,是一種與宇宙平行的平靜感,是一種超然且泰然自若的祥和與安寧。不是道聽塗說,也不是刻意的曲高和寡,有些論證也許能令你信服。
  「樂」與「悲」你覺得這世界充斥著何者?有時,這世界很快樂,當人們接觸了美好的事物、滿足了慾望、實現了夢想,理當就肯定了世界的美麗;但事實真是如此?身為人類,即是某種原罪的禁錮,身旁那些人云亦云的烏合之眾總是如過江之鯽一般層出不窮,政治、宗教、犯罪、戰爭與自大,愚蠢的人事物不計其數。你說,我們的心智真的應如一個永不停止的鐘擺,在兩邊之間擺盪到不知何時嗎?我個人認為將自身的感受不客觀地無限放大是種庸俗,每個人都應該用更現實、宏觀的價值觀去看世界,而非繼續如井底之蛙,在俗鄙熬煮的痛苦裡沸騰,直至窒息。
  「我想我們都是永遠無法參透之大智慧的一環,它不懲罰、不獎勵、不做任何批判,它就只是存在著。」這出自喬治.卡林的一段話或許有些陌生,但「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句話相信是多數人耳熟能詳的。宇宙與大自然不都是如此嗎?它們不情感用事、也不做任何的評價與干預,只是順著一套法則不停地運轉著,興盛與衰亡、黯淡與壯麗,帶著它無比動人的美麗,孤傲而婉妙地存在著。身處其中的我是滄海中的一粟,渺小地難以置信,細細品嘗這份奇妙時,總會感到喜怒哀樂等等的情緒與感受有多麼的狹隘和荒誕。因此,我總是幻想一片蔚藍且波光粼粼的海洋是我的心靈,猶如一面明鏡、一位孤芳自賞的智者,就只是曼妙地、靜靜地反映著一切紅塵的喧鬧,隨著悠悠徜徉的波浪,隨著徐徐滑翔的漣漪,伴著那份至高無上的喜樂,與世無爭地存在著。
  我不喜歡從眾,更厭倦那些令人髮指的事物。若我在平凡的沼澤上擱淺,我將憎恨自己。我渴望擁抱那份永恆寧靜的心境,以超脫的眼光看待任何事物。彷彿類似一種對於宇宙和大自然本質的信仰,我不需要擔心任何信仰的幻滅,只需在我自己短促的生命裡,翱翔在這份最崇高的喜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