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迫害的一群人
緬甸是一個佛教國家,5100萬總人口中,天主教徒僅佔65萬9000人,只比總人口1%多一點。羅興亞人是一個以穆斯林為主的少數族群,人口約有110萬人,他們主要居住在緬甸西部的若開邦(Rakhine state),與孟加拉接壤。羅興亞難民危機是指2017年8月25日起,數十萬羅興亞穆斯林逃離緬甸若開邦,躲避政府安全部隊的大規模暴行。估計緬甸120萬羅興亞人約有三分之二於穿越邊界到達孟加拉,另有數萬人在緬甸境內流徙,得不到必要的人道援助。軍方在遭到羅興亞武裝團體計劃性攻擊後,持續以殺戮、轟炸和大面積縱火進行族群清洗。儘管羅興亞人世居緬甸,緬甸政府卻堅持所有羅興亞人都是來自孟加拉的非法移民,並拒絕給予他們公民身分,使大部分羅興亞人沒有國籍。在系統性的歧視之下,羅興亞人的處境極其惡劣。他們基本上與緬甸其他人口完全隔離,無法自由遷移,能夠取得的醫療照護、教育或工作也相當有限。
教宗方濟各會見羅興亞人
教宗會見的16位羅興亞難民包含了12位男人、2位女人和2位女孩,教宗輕拍了這些男人的肩膀給予鼓勵,輕撫了其中一名女孩的額頭,她的家人和兄弟都在和緬甸政府軍的衝突過程中死去。教宗彎下腰親吻了她,象徵著女孩所遭受的所有傷痛都將由他來承受。教宗以激勵人心的話語安撫羅興亞難民,教宗向羅興亞人承諾,將會繼續支持他們,讓他們應得的權利被承認。
「我知道我此行將遇見羅興亞人,但我不知道在哪裡及如何遇見」教宗方濟各說:「經過政府這麼多的處理,還有明愛會.....政府允許這次的移動。孟加拉為他們做了很大的事,是一個值得贊許的例子。」
孟加拉明愛在難民營工作,為難民提供援助。孟加拉明愛會的詹姆斯·戈麥斯陪同考克斯巴扎爾的難民與教宗方濟各會面。詹姆斯敘述了他的經歷:
「我們很早就開始了這個行程,到達達卡以後非常疲累。我們(羅興亞人和陪伴的人)得到了很多關注。」
「首要的是宗教的祈禱,得到來自於教宗方濟各令人感動的、難以忘懷的信息。之後,教宗與羅興亞家庭聊天,後來與個人聊天,他直接了解了他們在緬甸所遭遇的事情。」
「與教宗交談過的其中有一位是孤兒Swakat Ara。她今年12歲。她失去了父母和兩個兄弟。經過九天的行走,叔叔將她帶到了孟加拉。叔叔被子彈擊中,她和叔叔以及他的家人住在一起。與教宗交談時,她哭了。她描述了她的房子是如何被燒毀的,她是如何失去家人的,並描述了她等了多久才知道她的叔叔還活著。當她到達孟加拉時,她告訴教宗,她又累又餓,連續三天沒有食物。她想念她的父母和兄弟。」
教宗方濟各說:「無論你與我分享什麼,我都要承受。」教宗並以眾人之名,以所有迫害、造成傷害的人的名義,尤其是世界的冷漠,向難民們請求寬恕。
「羅興亞人不知道教宗是誰,但他們了解他是和平的人,是人權的倡導者。他們似乎被他的言語所感動。當然,在達卡會見教宗方濟各的16名難民的生活將不盡相同。」
「羅馬教宗的訪問可能有助於羅興亞人獲得權利和公民身份,讓他們回到接受他們的家中,擁有權利及他們的孩子受到保護。如此羅興亞人也許會願意原諒。」
「羅興亞現在已經列入議程,在全世界有略為不同的觀點下:作為兄弟姐妹。這樣做時,討論的基調似乎不同。我們將為兄弟姐妹找到一個長期,可持續的解決方案。」
「危機剛剛開始。在三個月內,有630,000人抵達孟加拉,這是一個貧窮,人口稠密的國家。想像一下,熱那亞大小的城市在三個月內人口快速增加。羅興亞人需要一切:食物,頭頂上可以棲身的屋頂,兒童的遊樂場所,青年的職業工作及任何你可以說得出來的需要。」
「前一天,一位愛爾蘭牧師和我們一起訪視了難民營。牧師說他的心碎了,他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痛苦以及這般的韌性。孩子們發明了遊戲和玩具開心地玩著。但這似乎是要面對最主要的挑戰:允許孩子們玩耍和擁有未來!」
「我從沒想過會見到教宗——當然也不是在這種情況下。我專注於此項任務:確保難民能夠見到教宗方濟各。我很緊張,想到如果我沒有做好將會發生什麼事?」